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710)

“报应啊,咯咯咯!”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堂堂国舅竟然有这样个儿子,竟然如此的不堪。”

张玉慈勉强支撑着向前看去,不远处黑暗的牢房中有一个人影依靠在那里,方才就是她在说话。

“都说老天不长眼,我倒是觉得老天好得很,”那女子道,“害死安王的人最后也没有好下场,当年安王爷死得壮烈,全城的百姓愿意与安王爷一起共存亡,而你们死了也要遗臭万年,永远要被人怒骂奸佞之臣。

即便你多活了几年又怎么样?”

张玉慈努力地睁大眼睛看着那人,他想起那个想要救慧净的老妇人。

当时那老妇人前来要挟,张玉慈没有急着动手,就是要借此挖出他们在京中所有的人手,然后一举将他们斩草除根,他也想知道嘉善长公主手中到底有没有证据,最终棋差一招,被宋成暄和徐清欢抢先一步。

那老妇人接着道:“当年的国舅爷虽然官职不高,甚至还有些年轻、稚嫩,冲锋陷阵却从不畏惧,看着是个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的少年英雄。”

说到少年英雄,徐青安浑身一凛,顿时觉得不太舒坦起来。

张玉慈强忍着疼痛看着黑暗中的老妇人,眼睛中渐渐露出惊讶的神情,听这老妇人的意思,仿佛见过年轻时的他。

她到底是谁。

“很惊讶吗?”老妇人道,“我也很惊讶,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的黑心,从松潘卫走的时候,你说会打胜仗回来,但是你们没有回来,来的是吐蕃人。”

张玉慈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这么多年,”老妇人接着道,“你就从来没有做过噩梦,梦见那些惨死在松潘卫的人吗?没想过他们会来向你索命。

我告诉你,我们这些人在地狱中活下来,为的就是要向你们报复,现在终于看到你的下场,我也可以安心了。”

老妇人说到这里,又向前凑去,灯光映着老妇人的脸,她的脸上满是皱纹,皮肤粗糙,上面还留着一些疤痕。

张玉慈看着这张脸,忽然面色大变,整个人完全僵在那里,他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女子娇艳的面孔。

那女子手里拿着一件衣衫塞在他怀中,然后依依不舍地向他挥手。

多少年前的事就像是一阵雾般随风飘散。

老妇人显然对张玉慈的反应很满意:“你们想要斩草除根,但可惜的很,还是有人活了下来。”

张玉慈嘴唇颤抖:“你是说……”

“是啊,”老妇人道,“我为了他能活着,受尽了屈辱,为了保护他将他养在寺院之中,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让他借着传扬佛法来到了大周。”

张玉慈喃喃地道:“慧净,你说他是……他是……”

老妇人道:“他是安王的子嗣,真正的安王世子爷,你们欠安王一家的,你们不能再杀安王爷唯一的血脉。”

第四百九十四章 逃之夭夭

老妇人说出这话,让张玉慈脸上一闪惊诧,不过这样的神情稍纵即逝,他整个人忽然弯腰呕吐起来。

吐了半晌他终于没有了力气,又软软地倒下。

黑暗中看不清张玉慈的表情。

老妇人却像不远处的值房里看去:“大人们,既然朝廷已经查清案子,就该将慧净放出来,慧净有错,但他是安王后代,是大周的皇室子弟,不该被这样处置,他会这样做也是因为心中愤恨,想要一个公道。”

不远处的值房中。

成王、简王和顺阳郡王都坐在那里。

宋成暄出去审案,将值房留给了他们,就是想要他们商议对策,这慧净要怎么处置。

张玉慈必死无疑,但是慧净有些棘手。

如果慧净真的是安王的子嗣,宗正寺就要出面上奏朝廷,不能让皇室血脉外流。

顺阳郡王看向成王:“王爷,该怎么办您得拿个主意。”

说完顺阳郡王看了看宁王的空座,宁王被吓了几次之后,无论他怎么在书房里叫骂,宁王都不肯在出壳,坚称病倒在床。

今晚他就送去龙虎壮骨药,再来一瓶鲜鹿血,给宁王灌下去,憋死他这个老乌龟。

“如果是安王爷的子嗣,自然不能就这样杀了,”成王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当年安王爷死的太过惨烈,如今又得知安王是被奸人所害,安王这一脉能有传承是好事,可怎么才能确定慧净的身份。”

这就是最棘手的。

成王说完看向简王。

简王一副沉思的模样,仿佛也想不出个道理。

“简王,”成王开口道,“都这个时候了,你不能与宁王一样置身事外,这是我们齐氏的事,你们都拿着朝廷的俸禄,就该为朝廷和大周分忧,一个个都如此……我这个宗正卿也独木难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