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714)

好在只是简单的云纹,而且在靴面上,想必没有人去仔细看。

徐清欢接过暖套,看向于二小姐:“做的真好看,谢谢妹妹的心意。”

“没有,没有,”于二小姐忙道,“我手笨,针线做的粗,希望徐大小姐不要笑话,也就是送给相熟的人,否则我……真的拿不出手,我母亲总说我,女红这样差,人前要失礼的,还好徐大小姐不在意这些。”

于二小姐看起来性子直率,如果不是于皇后的事压着,徐清欢说不得能与这位于二小姐能多话些家常。

“大小姐,”于二小姐道,“您若是这两日还会入宫,看到我长姐,劳烦您跟长姐说,我很想她,让她定要养好身子,家里的事她也不用担忧,有我和兄长在。”

徐清欢点了点头。

于二小姐起身告辞,再次向徐清欢行礼感谢。

徐清欢将于二小姐送出门,两个人刚走到长廊里,就听到徐清安的声音传来:“清陵道长在哪里?”

“道长已经歇息了。”

“这么早?道长定然是躲起来不愿让我拜谢,无妨……想必道长还没睡着,我过去与他把酒言欢。”

徐清安的声音极高,其中夹杂着几分兴致勃勃的味道,徐清欢下意识地摇摇头,每次哥哥这般模样,都不会有什么太好的事发生。

“那是世子爷吧?”于二小姐有些好奇不禁道。

徐清欢点点头:“是我哥哥。”

于二小姐赞叹:“听兄长说,世子爷是位难得的少年英雄。”

徐清欢不禁有些意外,没想到于家大爷对哥哥评价这么高,不过哥哥这些日子的确长进不少,有些少年自强的模样了。

于二小姐马车渐渐走远,徐清欢转身回到家中。

只听院子里传来响动。

凤雏立即拦住一个小厮询问:“怎么了?”

小厮道:“世子爷眼睛里进了香灰,正让人打水清洗呢。”

好端端的怎么眼睛里进了香灰,徐清欢带着凤雏正要走过去看看。

却听里面的动静声更大。

“张真人眼睛里也进了香灰。”

徐清欢停住脚步,这两个人只怕自作自受,打扰了清陵道长清修,清陵道长已经歇下,没想到这二人还没皮没脸地闯进去,丢他们香灰已经算是手下留情。

徐清欢不禁叹口气,她哥还是她哥。

……

宋家。

宋老太太、宋二老爷、宋二太太和宋成暄都聚在一起商议向安义侯府下聘的事。

“要一鼓作气地办好,”宋老太太道,“最迟明年春天也要将人娶回来。”

宋二太太知道老太太的心思,遇到满意的亲事,恨不得立即将喜事办了,这样心中才算踏实。

宋二老爷笑道:“按理说应该多筹备筹备,不过再晚……暄哥就要等着急了。”

听到这话,宋二太太脸色一变立即去看宋成暄。

宋二老爷也觉得自己一时最快有些言多语失,他这个侄儿从来都是自己拿主意,整日里在外面忙碌不见人影,好不容易回来也很少说话,随着侄儿渐渐长大,他这个做长辈的看到暄哥,竟然也会心生惧意。

这次去徐家议亲回来,暄哥坐在那里,好像少了平日里的冷漠,也收起了身上的锋芒,他一时心中放松,就说出了打趣的话。

宋老太太忍不住笑出声:“老二这话说的对,再等他可就要急了。”

宋成暄不禁皱了皱眉头,他表现的有那么急切吗?许多事自然要安安稳稳地办才好,在此之前他也没想过会这么早成亲。

宋成暄看向宋老太太道:“最早只能是明年春天吗?”

宋二太太再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暄哥虽然还沉着脸,可她现在却觉得一点都不可怕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 婚期

“暄哥,”宋老太太一脸埋怨,“你总要人家女儿再在娘家过个团圆年啊。”

宋二老爷仿佛想到了什么,抬起头来:“今年暄哥还准备回泉州吗?”

宋成暄虽然板着脸却被问得无话可说。

“这一点我倒是忘记了,”宋老太太皱眉,“没能让徐大小姐年前嫁进来,我恐怕又要搭上一个孙儿,今年泉州要冷清喽。”

“不然我们都留在京中好了,”宋二太太兴致勃勃,“将家中的孩子接过来,就在京中过年,也算是借了暄哥的光,让我们瞧瞧京里的繁华。”

宋老太太笑道:“就你聪明的很,”说着看向宋成暄,“暄哥你倒是说说行不行?你若是回泉州过年,我们就都回去,你留在京中,我们也跟着你在这里。

你别不说话,要给我们一个准信儿,平日里你糊弄我老婆子也就算了,这桩事断然不行。”

宋成暄被宋老太太这样一说,脸皮有些挂不住,不过还是正色道:“朝廷没有派差事,孙儿要先留在京中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