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767)

“是啊,”徐清欢微微抬起下颌,“从凤翔到京城,与那人交手多次,终于见他露出破绽,我总要来看看他的真面目。

李大人可抓住了人?”

徐清欢果然有了些改变,与他说话时情绪更为平静,仿佛压在心中的某些结已经解开,李煦曾经怀疑那与他有关,他试着想要碰触,几次询问徐清欢,她却不肯说,只是淡漠地转身离开。

如今这结终于将要烟消云散,但解开这结的人不是他而是宋成暄。

李煦尽量不让这些情绪影响到他,他很清楚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徐清欢身边的人他都见过,不远处站着的汉子显然与旁人不同,比旁人多一分疏离,没有融入整个气氛当中。

雷叔走上前,顺手将一根棍子递给了许瑞。

许瑞会意走到徐清欢身边,像是要保护自家大小姐,许瑞心中清楚徐大小姐是要给他解围,免得他被官府盘问。

李煦目光微深,回答了徐清欢的话:“人抓到了,已经送去大理寺。”他已经得到消息,宋成暄安插了人手,将那逃走的崔兆抓了个正着。

如果当时他不是来寻徐清欢,必然能赶上押解崔兆,但崔兆已经暴露在众人面前,他更想要弄清楚的是,徐清欢还隐藏了什么秘密,他不能每次都跟在她身后,对所有一切后知后觉,他现在隐约有些猜测,他也要证实自己的思量是对的。

眼前这汉子显然就是徐清欢到这里的原因。

她没有出现在刑部,没有去抓崔兆,却来到这里,说明这汉子比那些人都重要。

李煦接着火把的光芒看过去,汉子衣衫有破损,穿着稍显的凌乱,显然是刚经过一场打斗。

他身上的短褐是粗布做成,街上寻常的百姓才会这样穿着,他微微闪躲这侧脸,应该是有能让人一眼记住的印记或疤痕。

“李大人还有别的事要问吗?”徐清欢道,“天色不早了,案子也已经落定,我们这就要回去了。”

天色不早了,案子已经落定,没有证据他不能留下一个女眷盘问,更何况她出身勋贵,又帮着衙门屡次破案,抓住崔兆也有安义侯府一份功劳。

“只有一件事,”李煦看着许瑞,“这位可是徐家的下人?他叫什么名字?”

“李大人怎会对徐家的家人这般好奇?”徐清欢说着看向许瑞,“他叫言四。”

许瑞向李煦见礼。

“言四先找到了崔兆,他恐怕崔兆那些人逃走,向院子里放了一把火,可惜被崔兆发现,幸亏我哥哥和衙门的人及时赶到,否则他就要与那些凶徒同归于尽了。

李大人可以看看,他身上满是火油。”

徐清欢说完吩咐许瑞:“你去让李大人看看清楚。”

许瑞不知徐大小姐的用意,只好应了一声向李煦走去。

李煦看向那言四,果然在言四脖颈上发现一条伤疤,随着言四的靠近,一股浓重的火油味儿扑面而来。

由此可见徐清欢方才说的都是实话。

在身上撒了这么多火油,是抱着必死的心思。

“你怎么发现的崔兆?”李煦问过去。

许瑞道:“他们在大牢外有眼线,大牢出事之后,一盏茶的功夫内,他们会来回传递消息,只要跟上他们的人,就能找到他们的落脚地。

而且去盯着他们的不止我一个。”

李煦点点头,脸色如常,仿佛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猜疑,他看向徐清欢:“徐大小姐请回吧!天黑路远,城中还未完全安稳下来,要多加小心。”

徐家马车缓缓向前驰去。

李煦微微眯起了眼睛。

身边的下属道:“李大人,我们……”

李煦道:“走吧!”他已经可以确定,那言四必然有问题,徐清欢不但为他遮掩,还将事情都揽在徐家身上,看似对他没有隐瞒,不过是打消他的疑心。

他会让人去查言四,他能确定的是,言四十分熟悉京城,他必然常年在京城或附近走动,他平日里行事应该很小心,否则不能悄无声息地跟踪崔兆的眼线。

他穿着打扮都像个寻常百姓,因为这样的身份不会引人注意,身上有道那样的刀疤,定然经过一个生死劫难。

有这么多的线索在,他会查出言四的身份,也能知道徐大小姐想要隐瞒的秘密。

……

李煦一路回到家。

只见京卫的人还没有离开。

下了马,他立即问向下人:“大太太怎么样?”

“大太太受了伤,流了好多血,”管事红着眼睛道,“九爷,大太太和大小姐都遭了大罪啊!”

李煦立即向院子里走去。

院子里一片狼藉,下人都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脸上的惧意仍旧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