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83)

“走吧。”徐青安伸出手臂,让徐清欢扶着他上马车。

徐清欢刚刚落座。

徐青安沉声道:“那老杂毛看着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得想方设法甩脱他!”

“随他去吧,”徐清欢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就在我们眼皮底下也很好。”

张真人意有所图,她恰好也在等着他前来。

……

广平侯是太祖时封的勋贵,赵家几代人驰骋疆场,一心扑在战事上,这些年广平侯更是带着阖家老小住在西北,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皇上和太后知晓广平侯旧疾缠身,被病痛所扰,有意将他召回京师,广平侯却坚决不肯答应,皇上也只好由着他去了。

广平侯世子十五岁入军营,在赵家军中也颇有些名声,只是喜欢独来独往,常常数日不见踪迹,听说是在亲手画西北的舆图。

朝中盛传赵家父子已经魔怔,不收复朵甘思誓不罢休,其他的事于这对父子不过是浮云。

没想到就在广平侯世子爷打了胜仗之后,一直无欲无求的广平侯忽然写了封信给简王,托王妃做保山求娶安义侯大小姐徐清欢。

广平侯夫人刚在徐家堂屋里坐下,就听外面传:“徐大小姐回来了。”

广平侯夫人抬起头看过去,只见少女缓缓走过来,她目光清亮,嘴角微翘带着抹笑容,身上没有半点小女儿的羞涩,似是早就将一切看得通透,模样还似从前,只是……感觉竟然和印象中的完全不同了。

徐清欢上前向广平侯夫人行礼。

广平侯夫人笑道:“一转眼的功夫,清欢都长这么大了,我方才还与夫人提起你,”说着她看向安义侯夫人,“我们方才说到哪里了?”

徐清欢道:“母亲说我不嫁。”

徐清欢突如其来的回答让广平侯夫人一怔,安义侯夫人也愣在那里。

广平侯夫人不禁道:“你说什么?”

第五十二章 风起

到底是亲生女儿,安义侯夫人不消片刻就稳住了心神,只要自家女儿不吃亏,其余的都不重要。

安义侯夫人板起脸,有了几分母亲的威严:“急急忙忙跑回来,话也没听清楚就开口,我还没说呢,还不快给夫人赔不是。”

徐清欢上前倒茶给广平侯夫人:“我年纪尚小,还不急谈婚事,多谢夫人一片美意。”

广平侯夫人半晌才道:“这……不问问侯爷吗?两家结亲是早就定下来的,再说,大小姐年纪小些怕什么,我过门时也不过才十四岁。”

“夫人为何会在那样的年纪嫁给侯爷呢?”

广平侯夫人再一次看向徐大小姐,徐大小姐脸上带着几分笑容,好像只是单纯的好奇。

徐清欢道:“我听说西北也是苦寒之地,夫人年纪轻轻还要抚育侯府几个孩子当真不容易。”

广平侯夫人崔氏是继室,她被抬进侯府时,广平侯就已经有了长子、次子、长女三个孩子。

那时候边疆不稳,广平侯一心扑在战事上,成亲也是一切从简,拜过堂之后,广平侯就将崔氏丢在家中,带着人守关去了。

她跟着李煦初到北疆时,听说过崔氏的事,崔氏刚刚嫁入广平侯府时不被太夫人喜欢,就是广平侯的两个儿子见到她除了行礼之外,也不肯多说一个字,加上广平侯对崔氏不闻不问,家中上下竟没有一个人将她当做夫人看待。

换做寻常女子大约早就受不住。

大约是崔氏娘家人都已经不在人世,崔氏实在无所依靠,就这样硬生生地挺了过来。

后来广平侯世子爷生了场大病,崔氏不怕染疾,亲力亲为地照顾世子爷,终于得了太夫人欢心。

太夫人越发喜欢这个儿媳,不惜装病将广平侯骗回家中,好教这对佳儿佳妇有机会相处,崔氏也是争气,很快怀了广平侯的骨血,虽然不幸小产,却换来广平侯更多怜爱。

李煦母亲听了十分感叹,崔氏家中遭难,尽数被藩人所杀只剩下她一人被广平侯救下,说崔氏是广平侯“捡”回来的也不为过,广平侯能这样宠爱崔氏,自然不是因为崔家多显赫,崔氏手中有多少嫁妆,而是崔氏一心一意为夫君着想。

前世徐清欢听到耳朵里一笑而过,她的身份和嫁妆在李家眼中始终是一根刺,用得着时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用不着时就让他们如鲠在喉。

可谁不愿嫁入高门?

若不是中山狼示弱让人怜悯,她又怎会低头眷顾与他。

经过了这些,她不再相信什么矢志不渝,生死与共的感情。

此生她肯嫁人,就只剩一个可能。

那就是遇见个强大的盟友,她为他排忧解难,他也要有足够能力护得她和家人周全,同样的付出,收到同样的利益,这样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