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843)

“不怪你,”李煦道,“每个人都有私心,知道孔五与那人有牵连时,我心中何尝没有犹豫,只不过想到他们作恶多端,躲在暗中行不轨之事,早该还世人以公道,那些情分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你我在军中见过将士惨死,他们并非死于敌军之手,而是被朝廷积弊牵累,还有那些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人命如草芥,这才想要走上仕途这条路,既然早就想的透彻,知道自己要些什么,又怎么会为这些蒙蔽了眼睛。”

周玥听到这些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住李煦。

“遇见这样的事对你我都是考验。”

说完这些李煦看向周玥:“不用放在心上,人与人之间相处,本就不会一直平顺,难免有些波折,志趣相投的人还是会走到一起。”

周玥知道李煦大度:“我知道了。”

李煦和周玥翻身上马继续向前驰去。

周玥想起来:“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

李煦道:“简王拉拢孔家是想要在北疆布置人手,我想要去北疆查找简王党,为北疆除了后患,免得北疆像西北那样突然作乱。”

“那也要年后了吧?”周玥道。

李煦眼前浮现出母亲的神情,不能回李氏族中过年也未必是坏事,也许母亲今年也想留在京中。

思量至此,他握着缰绳的手微微收拢,有一种情绪在胸口翻滚,他的神态却一如往昔,看不出什么端倪。

李煦没有回到衙门,而是一路到了城门口。

他抬眼看过去,城墙上挂着两颗披头散发的头颅,其中一颗是简王。

“这简王也真是厉害,”周玥道,“听平叛的将士说,到了最后简王还命叛军,不必畏死,不要求饶。”

李煦自然知道,他本就是细心的人,对简王伏诛之事问得清清楚楚,简王说:不必畏死,不要求饶,人人皆敢拼死一战必然有一日……

再见青天吗?

这就是他的临终之言,是说与谁听的?谁又是青天。

“九郎,”周玥想起来道,“孔五要挟沈从戎想要在东南谋得一官半职,现在孔五被抓,沈从戎那边……”

“不管是孔家还是庾家,要在东南谋得立足之地,都不可能了,”李煦觉得眼前的阳光十分刺眼,“已经有人捷足先登。”

“谁?”周玥问出口就有些后悔,这不是明摆着的事。

自然是宋成暄。

“魏王。”李煦吐出两个字,声音极低只有他自己能听清楚。

也许宋成暄和徐清欢现在能骗过朝廷和皇帝,却骗不过他,徐清欢不过用十四年前简王的案子做遮掩,盖住了那些显现出来的线索。

宋成暄必然是魏王的子嗣,所以她看似下嫁给了不起眼的宋氏族中,其实嫁给了魏王,早晚有一日会名正言顺地成为魏王妃。

魏王妃也算不了什么,等魏王登基成了新帝,她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

这就是她想要的。

……

宫中。

并非所有的宫殿都是富丽堂皇,有许多宫院年久失修,成为了冷宫或是关押犯错宫人和内侍的地方。

沈老爷坐在冰冷的地上,仔细回想着自己这一生,他已经不记得几次徘徊在生死边缘,身边的人一个个去了,最终也会轮到他。

宫门被打开,紧接着两个内侍上前将他从地上拽起来。

“沈内侍,您可以出去了!”

听到这声音沈老爷脸上一闪喜色:“事情查清楚了吗?”他并不在意能不能在这次风波中活下来,他想知道最终的结果,简王被正法,那么所有事都有了解释,没有人还会怀疑当年的那些过往。

小内侍没有说话,而是径直将沈老爷扶出屋门走到院子里。

冯顺站在不远处,抬起头看向沈老爷:“沈内侍,事情已经查明了,当年的那些事与你无关,你可以继续在京中颐养天年了。”

沈老爷上前谢恩:“劳烦冯中官,可查明了那院子里到底有什么秘密?那小太监为何要让我送消息出去?”

冯顺道:“朝廷还在查问,不过也大概有了结论,魏王案时简王想要趁乱谋反,院子里的人发现了端倪,托人四处查证,因此被简王发现,宋大人的父母就是因此被灭口。”

说完这些,冯顺叹了口气:“十四年了,许多证据都已经找不到了,多亏徐大小姐发现那院子主人留下的书信。

信函上写着“简王”二字。”

书信和线索来的太巧合,皇上心中疑惑,就将所有宗室都看管起来,没想到让简王钻了空子,现在也算一切都了结了。

冯顺话尽于此,正要吩咐内侍送沈老爷出宫,突然想起来:“沈从戎大人是被沈内侍收养的,沈内侍为何要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