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845)

等等。

徐青安觉得有些不太对,拿去东南?这不是他抢来的吗?为啥要拿去东南。

“不行,这些银子是我们舍生忘死抢回来的。”徐青安的脸顿时沉下来,目光凛凛地看着赵统,赵统被看得一阵惭愧。

“对不起世子爷,是我太自私了,”赵统躬身向徐青安行礼,“我看到将士们的甲胄和武器还不如叛军,想想他们身上的衣衫单薄,手上没有利器,就想要拿走为他们筹办这些,世子爷抢来的应该让世子爷做主,是用来买种子分发给民众,还是用来做军备,都要世子爷说了算。”

徐青安皱起眉头思量:“我觉得还是一半做军备,将士们要上阵杀敌,朝廷给的东西不够,也不能委屈着他们,要知道好的甲胄能换来一条性命,钱没了能再赚,人命没了可就……

但是还要留一些买种子分发给民众,明年开春都种些粮食,大家也就不会饿肚子。”

赵统连连点头。

徐青安又想了想:“其实叛军的军备都不错,若不然我们再去抢点回来?”

赵统有些动容:“可……世子爷要动身回京了,再不走恐怕赶不上过节。”

徐青安仔细想想,又看了看旁边聚在一起烤火的将士,他砸了咂嘴:“到时候我多赶赶路,也许就能到京城。”

清陵道长听着徐青安的话不禁摇了摇头,骗子他见得已经很多了,像世子爷这样自己骗自己的高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看来安义侯府等不到世子爷回去团聚了。

早年他还奇怪像师兄这样的人为何陷在东南就拔不出脚了,现在他好像找到了答案,而且……东南的人,好像真的很有趣。

想到这里,清陵道长甩了甩头,他明日一早还是快些回京,这些年守岁他都在道观之中,点上一炉香,念着道家真言,心中很是清静,他可不想像这些人一样疯疯癫癫。

……

……

凤阳的战事没有结束,朝廷派出不少兵马却还没有将凤阳从叛军手里夺回。

好在京城已经安稳下来。

街头巷尾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徐清欢收到哥哥的消息时很是惊讶,没想到哥哥要留在凤阳,不但是哥哥,就连齐德芳、清陵道长、张真人也都没有回来。

徐夫人不禁掉下眼泪,心中为儿子担忧,儿子出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模样。

“这是好事,”徐太夫人笑道,“青安终于有了长进,你这个做母亲的应该为他高兴才是。”

徐夫人点了点头,正要说话。

“这个不肖子,”安义侯的声音传来,“等他回来我必定要打断他的腿。”

安义侯差点捏碎了手中的信函,这不肖子竟然开口就跟他要五百两银子,还说是什么军功,这也就罢了,还威胁他说:“听说张鹤进了大牢就将所有罪责都推在他爹身上,爹一定不想儿子也变成张鹤那样。”

什么意思。

如果他不给银子,这不肖子就准备将来大义灭亲不成?

“呸。”大义灭亲什么,真是太晦气。

安义侯心中如同万马奔腾,这笔账他算是给那不肖子记下了。

“谁也不准再哭闹,”徐太夫人沉下脸,“过了年欢儿就要出嫁了,今年你们都要高高兴兴的。”

安义侯和徐夫人忙应一声。

徐清欢就要上前说话。

徐太夫人的目光看过来:“还有你,不准被住在西院里的那小子骗去了。”真是岂有此理,那小子堂而皇之地住进了徐家,是谁给他的胆子。

第六百二十二章 备嫁

徐清欢尝到了时间如梭的滋味儿,欢欢喜喜地过了年,安义侯府上上下下就开始忙碌她的婚事。

“清欢看看这块锦缎漂亮吗?”

徐清欢正在打瞌睡,梦见正偷偷地让绣娘帮她做针线,听到声音顿时惊了一下,将矮桌上的茶碗碰翻了。

银桂见状立即上前收拾。

徐氏族中的婶子一脸的无可奈何,清欢查清了简王谋反的案子,大家都知道清欢聪明伶俐,她来安义侯府帮忙张罗婚事,还恐怕自己不够仔细,万一有所遗漏岂非要在晚辈面前丢了脸面,却没想到现实与想象委实差距不小,清欢对屋子里这些物什儿根本没有思量,说到针线、绣法,清欢就是无精打采的模样,方才竟然还睡着了。

难道这就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幸好在此之前,清欢已经攒出了两大箱针线,否则真是要让宋家看了笑话。

“这些日子晚上不要赶针线了,还是好好歇着吧,”徐家婶子道,“嫁去夫家之后,还有许多事要你处置,这样的精神可是要吃苦头的。”

“太太说的是,”银桂忙道,“大小姐是累苦了,前些日子为了做针线都熬红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