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864)

即便孔家对李家有恩,也不能让李家搭上所有族人,这一点孔家人早就知道,就是欺负李大太太柔弱、心软。

说话间,管事进门禀告:“大太太,九爷说了,衙门里公事缠身回不来了,还让小的们送换洗衣服去值房。”

也就是说,见不到李煦了。

李大太太一脸难色:“孔三太太您也听到了,煦哥现在抽不开身,您也别急,我家老爷已经去打听消息……”

“我们哪里等得起,”孔三太太打断李大太太的话,“这样下去,也许哪一天整个孔家都没命了。”

孔三太太说完深深地望着李大太太:“大太太,您应该知道我们孔家没有谋反的心思,李家在太原和我们孔家来往密切,我们真有什么异动怎么能逃得过李家的眼睛?您说对不对?”

李大太太下意识地要点头,却仿佛被孔三太太脸上那略带要挟的表情吓到了,一下子愣在那里紧紧地抿住了嘴唇。

孔三太太接着道:“这桩案子之后,李九爷前程无量,只希望李九爷果然能够秉公办事,不要与那张家人一样。”

孔三太太说完深深地望了一眼李大太太,这件事分明就是有人陷害孔家,他们打听到消息,景春媳妇不知向朝廷说了什么,已经有朝廷的人马去往太原,老爷听到消息急忙赶了回去。

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不信景春媳妇一点没有向娘家透露,却没想到李大老爷说话那么难听,李煦不肯露面,她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来到李大太太面前说些话提点李家,希望能够有用。

第六百三十五章 耗子窝

孔三太太转身出去,李大太太急忙去送。

看着李大太太那软弱的模样,庾二太太不禁摇头,李大太太这般不堪,将来若是娶了一房聪明的媳妇,整个李家的内宅都会落到媳妇手中。

庾二太太正思量着,李大太太去而复返:“怠慢二太太了,这两日家里乱的很,我也是应接不暇。”

庾二太太叹口气:“我们也是听说孔二奶奶的事,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提起李大小姐,李大太太的眼睛顿时红了:“您说这可如何是好,那孩子还怀着身孕,现在小产了不说,她也要跟着去了。”

“我想去看看,可朝廷那边不肯让人去,”李大太太眼睛发直,“我要如何向族中兄嫂交代啊。”

庾三小姐忙上前劝说李大太太:“您别急坏了身子。”

李大太太身子柔弱的不行,庾二太太还真怕一个打击她就倒下了。

庾二太太目光闪烁:“大太太,您说李九爷在办孔家的案子?”按理说办案需要避亲,孔家和李家是姻亲,朝廷怎么会这样安排?

李大太太点头:“本来煦哥在衙门中处置别的事,可今天一大早就有刑部的郎中登门来寻,煦哥也曾因为要避亲推脱,可……我听刑部那位大人说,这是尚书大人和上面的意思。”

庾二太太心中一亮,要么是朝廷怀疑李家,故意要看李家的反应,要么是格外信任李煦,她觉得种种迹象表明,后面的可能更大些,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也有几分试探的意图,如果李煦能将差事做好,可能就会被重用。

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

丢了一个李大小姐,却换来一个大好前程,对于李家是值得的。

“我就准备回太原了,”李大太太看向庾二太太,“不知二太太什么时候动身?”

方才进门庾二太太已经注意到了李家整理好了箱笼,孔二奶奶出事之后,朝廷前去太原查案,李大太太这时候回去是准备打理家事?

“我们正好也要回祖宅一趟,”庾二太太道,“不如跟李大太太做个伴,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庾三小姐心中一喜。

“那自然好。”李大太太也露出笑容。

庾二太太和庾三小姐又跟李大太太说了会儿话才离开。

“大太太,”管事妈妈低声道,“孔家着实太过分了。”

李大太太眼睛愈发明亮:“没关系,这世上是有规矩的,闹腾越厉害的人,通常死得越快。”

……

徐清欢回到屋子里,发现宋家下人都站在廊下等着听吩咐。

成亲之后还有许多物件儿需要整理、收拾,宾客送来的礼物,还有两家置办的物什,长长的单子都交到了她手中,她看过之后,若是有能用得着的,就要拿出来用,剩下的过几天带去常州。

这样一整理,徐清欢就发现顺阳郡王、宁王府送来的东西真不少,除了府上的这些贺仪之外,顺阳郡王和宁王爷还分别单独送了东西。

银桂将宁王爷单独送来的东西拿给徐清欢看。

两箱子里都是锦缎,每匹锦缎都很精致,像是御赐之物,而且都是经过仔细珍藏的,闻起来有股香料的味道,还有两箱子的书籍、字画,最后一箱子放着各式各样的端砚和十几盒老墨,端砚下面压着一只檀木盒子,徐清欢将盒子打开,看到里面装着把漂亮的金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