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傅宠妻日常(239)

“自然要用。”孟观潮找到一个坐垫,扔到脚边,然后坐下,“人力财力物力,我都要他们帮衬一把。这种事,比硬仗还难得,一时一刻都耽误不得。”

靖王放下心来,“你要是这么说,我也要相熟的门派帮把手。人多好事。放心,一定不会帮倒忙。”

“行啊。”孟观潮对他一笑,“我就知道,你这厮,就没有你的手够不着的地方。”

靖王笑着,问:“不是,你这是什么毛病?怎么总在地上坐着?”说着,手势极快地抚了抚孟观潮额头,“还行,倒是不烫。”

“个乌鸦嘴。”孟观潮指了指样式简陋陈旧的桌案上的一摞公文、信函,“受累,帮我拿过来?”

靖王捧起一大摞公文,见毡毯有些潮湿,便寻了一张薄毯,帮忙铺在地上,这才把公文放过去,“那小崽子派人加急送来的吧?”

孟观潮没应声。

“累死你算了。”

“有不少是关于赈灾的,你看看。”孟观潮挑出一摞公文,递给靖王。

“行。”靖王也就在他对面坐下,“有什么难办的事儿,你全跟我直说就行。这回不管认同与否,我都照你的章程来。再怎么着,你媳妇儿是我媳妇儿的好友,我不能让你在外头又病又累的,真累吐血了,我家那位不定怎么整治我。”

孟观潮笑眉笑眼的,“颖逸倒真是教夫有方。”

靖王横了他一眼,又轻轻地笑,转头瞥一眼孩子,问道:“这么说话没事儿吧?”

“吵不醒。在水里漂了大半天,才到了那个小山丘上,累狠了。”孟观潮温声解释道,“有点儿动静其实更好,太安静了,他反倒会惊醒。”

“这种孩子,没少遇见吧?”

“嗯。”孟观潮一面看公文,一面慢条斯理地道,“昨儿救了一小女孩儿,叫囡囡,跟林漪差不多大,在房顶上待了一天多,作伴儿的只有家里养的大黄狗。我接她的时候,她就搂着大黄狗,说能不能一起救下。”

“然后呢?”

“自然要一起救下。”孟观潮说道,“她那条大黄狗,比官场好些人强了百倍,长得也好看。”

靖王撑不住,笑着摸出酒壶,喝了一口酒。

孟观潮继续道:“小孩儿挺可怜的,爹娘没得早,跟祖父祖母一起长大的。那老两口儿是真疼孙女——大水把三口人冲散了,他们先获救的,跪着求官兵,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孙女囡囡。那情形……”

“幸好能团聚。”

“嗯。有些人就没那份儿好运气了。”孟观潮摇了摇头。

“这差事,就是身板儿遭罪心里更遭罪的事儿。”靖王亦是神色黯然。灾祸之中痛失亲人的百姓,这一路,他已见过太多。他自认大多数时候都是冷心冷肺的人,却常有看不了的情形发生。

“只要有百姓需要,只要有可喜的情形,就值得。”

“这倒是。”靖王又喝了一口酒,沉了片刻,岔开话题,“我一直没问过你,除了在庙堂的抱负,你有没有什么一直放不下又不能圆的心愿?”

“心愿?”孟观潮想了想,“有。我想有一支自己的船队,在海上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日子。”

靖王讶然,“真的?”

“自然。”

靖王幸灾乐祸地笑,“这不是心愿,分明是做梦。”

孟观潮扬了扬眉,微笑,“未必。”

就这样,两个人一面查阅公文一面闲谈,谈及的话题,一时关乎要事,一时扯闲篇儿,至夜深,靖王才回了自己的帐篷安歇。

孟观潮看完公文,看了看熟睡着的孩子,坐到桌前,写信给皇帝。不外乎是回答一些加急折子该如何回复。

他跟皇帝说了,有拿不定主意的折子,就与苗维和原冲商量。可是,苗维和原冲经常意见向左,是以,到头来,皇帝还是要问他的看法,通过锦衣卫,与他信件不断。

这样倒也有好处,锦衣卫能顺道把他和靖王等人的家书一并带回帝京。

随后,他书写家书。

临行前答应过母亲,得空就写信报平安。

给母亲的书信,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只说赈灾诸事顺遂,请母亲放宽心。

给幼微的书信……

他找出她之前的书信来看。她写给他的信很长,说完要紧的事,便细数身边值得一提的事。

给他的感觉,就好像他仍在家中,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和他闲话家常。

这让他心安,心里很舒坦。

离开时,也不是不担心的:小猫醒转至今,这是他第一次离家,她要独自应对很多事。母亲视她为女儿不假,可越是如此,有些事情,她越不肯麻烦母亲,定会独自斟酌、决定。

是十八虚岁了,可她又与常人不同,有两年的岁月,等于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