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傅宠妻日常(47)

“安置?”孟观潮一边眉梢扬了扬。

徐幼微困惑,“我说错话了?”

“你真以为我会寻由头跟他们分家?”

“难道不是?”在她看来,孟观潮如今最棘手的问题是,兄弟三个需要太傅的权势,绝不肯离开孟府,这就需要用些手段,逼迫得他们胆寒,主动提出分家各过;而分家之后,他要再用些手段,让兄弟三个再无翻身的余地,不再对他有分毫威胁。

“父亲的遗愿就是孟家绝不能散,我们有生之年都不能分家各过。”孟观潮看着她,“分什么家?怎么分?”停一停,讶然失笑,“你不知道这事儿?”

徐幼微诚实地摇头,“不知道。”

孟观潮没来由地想笑,将兄弟四个发毒誓承诺永不分家的旧事告诉她。

“……”徐幼微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当着满堂亲友的面儿,对着弥留之际的父亲立下的誓言,怎么能反悔?”他说,“退一万步讲,我豁出去了,就是不孝,就要跟他们恩断义绝,却要带累得娘和你、亲友陪着我被人戳脊梁骨。那种事,我如何都做不出。又凭什么那么做?他们值得我不顾轻重?”

徐幼微讷讷地问:“所以——”

孟观潮委婉地诉诸实情:“我说孟家要散,就得设局把那兄弟三个顺理成章地——处置了,是痛快一死,还是苟延残喘,随他们。”

徐幼微全然明白过来,过了一会儿,缓缓吸进一口气,“这么多弯弯绕,对于你,简直比在庙堂还麻烦。”

孟观潮却好奇一事:“你一直不知道不能分家的事?”

徐幼微想一想,“外人提及孟家,总离不了你的杀伐果决、骁悍无匹。谁敢好端端地盼着太傅家宅不宁?府里的人更不消说,提这些不是犯忌讳么?”

说话间,念及前世,也真没听说过这档子事。他与三个兄长不合,是在逐年争端中品出来的。

惨案之前,甚至之后,老国公爷原配所生的儿子都要依仗着他,利大于弊,根本不会动那个念头。

惨案当时、之后,官员们怎样弹劾、旁人如何议论,都不会对孟府女眷提及。

太夫人出殡之后,进内宅的客人寥寥无几,徐家的人也被吓破了胆,双亲来看她,总担心隔墙有耳,只字不提他的事。

而当时孟府上上下下,全被他吓得噩梦连连,加之诸多下人被锦衣卫带走,又添一份惊惧,只恨自己不是哑巴。

“说的是。”孟观潮颔首,“这可真是两眼一抹黑地选了我。”语毕笑起来,拍着她的背,将她的小脑瓜安置在肩头。

她懵懂是必然,左不过是为了家族出嫁。可徐家呢?

只要稍稍打听,便能知晓他们兄弟四人发毒誓的事——如果兄友弟恭,长辈怎么会在离世之前召集亲友立下那等遗愿?

到如今,徐家竟然还没重视这问题并提点她:要在孟府步步为营,不要卷入两方争端。

什么破门风?

随即,想起一件让他非常不快的事,唇角的笑意迅速消散,目光森寒。

“怎么了?”徐幼微察觉到他情绪骤变,不由坐直身形看他。

他及时错转视线,调整心绪,下一刻,搂紧了她,勾过她索吻,炙热的,霸道的。

徐幼微低低呢喃一声,很有些晕头转向。这阴晴不定的脾气……唇齿之间,他坚定的攻城略地,很快让她脑海混沌一片。

热烈缠绵,却不掺杂欲念的亲吻,一点点抵消了他心头的阴霾,双唇移到她耳际时,已然心绪平和。

“刚刚到底怎么了?”她问。

“没事。”他语气柔和,“我这脑子不听使唤,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想到上火的事。”

想到的,应该与徐家有关。但是,她选择从善如流,哦了一声。好些话,在他的位置,不能与她说。

“睡吧。”孟观潮安置她躺下,熄了灯,转身把她松松地圈在怀里。

随着时日增长,徐幼微已习惯了他的怀抱、气息,寻到合适的位置,手臂很自然地搭在他腰际。

“热不热?”他问。

“不热。”室内放了足够的冰,于她是刚刚好,“你呢?”

“我?三伏天满街转也没事。”

“习武的好处可真多。”她有些羡慕。

“这是自然。”他突发奇想,“等你痊愈之后,给你找个师傅?只当个活动筋骨的消遣,学学马术、一些适合女子的小绝招。”

徐幼微笑出来,“好啊。总归是好事,只怕我不是那块料。”

“怎么会。”他微笑,“我们小五,灵得很。”

徐幼微可没他那么瞧得起自己,“让太傅笑了大半晌的人,还灵得很?”

孟观潮想到下午的事,轻笑出声,又疼惜地吻了吻她的唇,“房里的事,偶尔粗心大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