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求你做个忠臣吧!(148)

作者: 贰两半 阅读记录

当然,徐迟的措辞很委婉,但提炼出来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

这样暧昧不明地发展下去无论对赵寄还是对凉州都不是好事,到底要如何,他要赵寄给一个明确的态度。

徐迟是更倾向于把赵寄当做三公子的。荆州已经将消息散布了出来,全天下都会很快知道,赵寄摆不脱这个身份。

这一段恳切的利弊分析在赵寄听来只有三个字:逐客令。

他从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凉州的“客人”,也没想过这片他为之征战过的土地居然有一天会不欢迎他。

一股悲凉的情绪在他的心里陡然升起。

赵寄动了怒,他不悦地质问徐迟:“我为凉州卖过命,流过血。你为凉州做过什么?如今居然这样对我说话?”

徐迟承认赵寄说的在理,也不因这冒犯的话生气,客气回道:“赵将军为凉州做的凉州所有人都记得并且敬重,而且徐迟相信就算赵将军留在凉州,凉州的百姓也会一如既往尊敬将军。但是,这对将军有好处吗?”

留在凉州赵寄不会得到重用,毕竟没有第二个刘玄会去信任一个其他势力将领的儿子。

凉州无所谓发一份赵寄的俸禄,但赵寄呢?他甘愿在这个年纪就被闲置吗?

当前赵寄最好的选择是赶紧回荆州,如此一来既可避免刘赐认为他胳膊肘朝外拐,也可消弭凉州臣子对他的猜忌。

后面的话已经超出了徐迟的身份界限,若非有人嘱托他不会这样劝赵寄。

赵寄也知道什么选择对自己好,他是有野心的人,有登云梯也会爬,但他放不下韩昭:“我可以离开凉州,但师父要和我一起走。”

赵寄效命于凉州只是为了刘玄,不是忠,是义。

刘玄没了,对他来说留与走都没有什么区别,他如今想要的只有韩昭,说这样的话是想以离开为交换让徐迟去劝韩昭。

但他没想到,徐迟就是韩昭请来劝他的。

早在赵寄到达凉州之前,韩昭便预料到赵寄会追来,于是提前与徐迟通了气。

虽然他与徐迟并没有太深的交情,但劝赵寄离开的事也只能拜托徐迟了,这种事情宇文循干不了。

徐迟没想到赵寄倔强坚持的居然是这么一个要求,愕然之后他轻叹:“三公子,恕我直言。不说徒弟,哪怕是儿子也有离开父亲独自闯荡的一天。你这样不怕韩先生困扰吗?”

——徐迟对赵寄的称呼几番变换,如同赵寄对自己的身份定位般摇摆不定。

徐迟一个问题就问到了最敏感的点上,将赵寄问得哑口无言。

困扰?

韩昭因他困扰了吗?

显而易见是的。

他从没有名正言顺留在韩昭身边的理由,他与韩昭只是师徒,不是夫妻。

然而赵寄不肯放弃,他执拗地回道:“他欠我一个说法。”

什么说法?

把他养大然后还给他的生父?

从师徒关系的角度来说韩昭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赵寄单方面不愿意接受,所以认定韩昭欠他。

这是他唯一能抓住的继续留在韩昭身边的理由了。

徐迟差不多明白这是一桩什么样的官司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该说的已经说完了,剩下的该韩昭师徒自己去处理,他不再留赵寄。

让徐迟觉得奇怪的是赵寄对韩昭的依赖未免太过,这不像没出师的徒弟对师父的依赖,倒像撇不下情爱的小年轻对自己心上人的占有欲。

不过这个想法只在徐迟的脑子里出现了一瞬便被一笑置之,他觉得自己也有够荒唐,平时开玩笑就算了,怎么现在还开到别人师徒身上。

……

徐迟的话赵寄并非完全没有听进去,至少他带着三公子的身份去宇文循家对宇文循不好这句是明白了的。

所以离开官邸后他不再去宇文府,掉头回了小院,令他意外的是韩昭也回了这里,正在屋内收拾屋子。

韩昭之前在宇文家落脚是因为此地没有收拾过,不方便住人,宇文循与卫遥极力相邀,他便住了下来。

如今赵寄回来了,留在宇文家处理他们师徒的家事,不方便。

这天下午师徒俩什么也没有说,一个打水一个擦灰,安静地打扫完了这座他们当成家的院子,连带着除了烧水基本没有其他作用的厨房也收拾了出来。

晚上,韩昭买来食材让赵寄生火,亲自下厨做了一顿饭。

韩昭不是不会做饭,曾经与嫂嫂相依为命的他什么家务活都学过,做饭不说多好,至少能吃,不做是因为讨厌做。

菜很简单,三菜一汤,两荤两素。

韩昭给赵寄盛好饭,又打了一碗汤,最后将筷子递给他。

赵寄以为这一切都是他与韩昭和好的标志,高兴的端起碗,然而韩昭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夹菜的手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