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贵女(1272)

作者: 三春景 阅读记录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陈嫣规划的许多商品,既包括胡椒这样的农产品,也包括不少手工工业品——现在想要弄起来是有些困难,但陈嫣会一点点克服,这里是陈嫣计划中的已知文明世界贸易中转站!

现在来看,并非做不到。

另外‘永安’位于蓬莱岛北部沿海,倒是更像政治中心——简而言之,给陈嫣居住的‘宫殿’就修建在这里。而总领各个城市、聚居点的公务员、各机构,也在这里!

陈嫣的宫殿,说是宫殿,却也没有那么厉害。相比起气魄雄浑的秦汉建筑,这在蓬莱岛的居处倒是更像宋代园林,秀丽天然…至于建筑物本身,则偏向唐代。

没有什么夯土建筑,也不存在百尺高的露台。有的就是架空的房子(为了防潮,有些像吊脚楼,但远没有吊脚楼那么高,架空的高度也就是普通人的小腿那么高)、斗拱、飞檐、朱红色的漆料、打磨光洁的木制地板…

眼影在花木之后,另有一种华丽。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工程量低了不少,当然,如果她做的规模足够大,工程量也没有多少降低的余地。但是手下的人可以一点一点做,一个小院一个小院的来,她又不着急。

都是每年农闲的时候组织居民来做的。

已经是自由民的居民会有报酬,奴隶之身来蓬莱岛,还没有解除奴隶身份的,则会方便转换身份…反正大家都挺愿意。

非要说这个项目哪里差一点儿,那大概就是废料了。不过此时又不是明清,那个时候华夏大地上的大料都被砍伐的差不多了,以至于宫廷建筑使用柱子、梁木之类都成问题,只能想办法从云贵转运——清代连转运也难,甚至闹出过盗用明代陵墓中大料的国际笑话!

由此可见,几千年的砍伐,这片大地上的巨木已经在大量的营建活动中消耗的差不多了。

但现在不同,现在才是汉代,多的是高大巨木!不然陈嫣的船厂用的木头从哪里来的?都是砍伐的辽地木头,经过干燥处理,几年后才用来造船的。

而现在蓬莱岛,人类活动更少,只有数量很少的原住民零星可见!木材这种简直要多少有多少!而且多的是优质建材。

往往是就近取材,一根大木除了砍倒的人工,还有极少的运输费,就没有别的成本了…这大大节约了开支。虽然说实话,这份开支在整个蓬莱岛的开发计划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老话说要勤俭才能持家…生活不易,还是经济一点,这样也蛮好的。

每个季度蓬莱岛都会有新的报表发到陈嫣的案头,她对那边的关注一直都是很高的。而且蓬莱岛也不是随便搞建设,放任自然,相反,这里的建设一直很有计划——陈嫣让他们做三年计划。

以三年一个周期做计划,各方面要达成的指标都做的整整齐齐。而关于如何达成,也会有一个更具体的规划书呈上。之后每年,都会针对这段时间的完成情况写报告书。

到如今,三年计划早就不是第一个了,一项项建设渐次铺开,每次也都能提前完成——就陈嫣所知,蓬莱岛上现如今的情况已经很不错了。

别的不说,只说人口一样,那里已经生活着十几万汉人,两三万土著、南洋奴隶等等。

而那十几万汉人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

其实当初往蓬莱岛迁人口就很难,比往江南迁人口更南!除开一小部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买卖奴隶的方式弄来蓬莱岛的。这种方式自然成本高昂,并且并无太大的可持续性,毕竟大汉虽然不少破产农民,但人家还有南方可去,现在破产了之后去南方种甘蔗也是一条比较受认可的路了。

这种情况下,移居蓬莱岛这种‘海外异国’,显然不能获得什么人的喜欢。

但这的确给蓬莱岛的人口开了一个头,一小部分因灾荒来到此地的农夫,然后就是奴隶,陆陆续续也有几万了。幸亏陈嫣在安排奴隶过来的时候有注意搭配,没有为了开垦土地的紧迫需求只要男子,而是男女差别不大。

于是,在蓬莱岛安家落户之后,新生儿开始降生——陈嫣鼓励迁移来的自由民和奴隶生孩子。自由民生孩子有税收上的减免,还会有一些福利。而奴隶也是一样,发东西,而且给‘积分(达到积分之后,奴隶就可以成为自由民)。

南洋来的大米并不贵,从蓬莱岛换取甘蔗种植园的糖,再加上后来蓬莱岛自己的稻田也越来越多,这里并不缺吃的。所以无论是因为政策上的鼓励,还是多子多福的传统,孩子如雨后春笋一样,很快冒了起来。

因为一开始迁移过来大多是正当青壮年,有生育能力的一批人(也有老婆孩子,但那多是保留完整家庭建制的自由民,占多数的奴隶却都是青壮),所以放开生孩子之后,人口真的涨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