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娇(245)

听到这里,郁棠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她阿嫂这是把江潮当成了非常值得信赖的人啊!

郁棠不由抬头去看郁远。

郁远就坐在她们对面,笑着听相氏说话,见郁棠朝他看过来,他就笑着朝郁棠点了点头,接过了相氏的话头道:“阿棠,可惜你今天没有跟着我们一起去见江潮。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他真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我和你阿嫂商量过后,答应入股四千两银子。两千两是我的,一千两是你阿嫂的体己银子,还有一千两,是帮你答应的。”

郁棠呆住了。

事情兜兜转转,完全朝着失控的方向奔去。

“不是,”她磕磕巴巴地道,“我不是说先探探他的情况吗?入股的事,得谨慎……”

谁知道郁远大手一挥,道:“有时候做事是这样的,算来算去,总觉得有风险,可真正做了,你才会发现有些风险在你想象中是非常严重、没有办法解决的,做起来却不过是转个身,很容易的事。”

“是啊!”相氏应和道,“阿棠,我觉得江潮说得很有道理。而且你阿兄也说了,这件事我们虽然拿了主意,可回去之后,还得和叔父商量。答应的四千两银子,若是叔父也觉得这是门好生意,就我们两家一人一半。若是叔父觉得风险太大,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我们这边占大头,你们那边占小头。不过江潮也说了,什么生意都是有风险的,风险越大,收益就越大。这次的生意风险也很大。我就想,要是真像江朝说的那样船没能回来,你的那一千两银子,我补贴给你好了。你不用担心的。”

郁棠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了。

这个江潮,她兄嫂不过是和他见了头一面,就像被下了降头似的,一门心思要和他做生意。

他这么厉害,怎么还要大张旗鼓地筹集股金呢?

郁棠直觉她这个时候反对,只会让她兄嫂失望,不如等她兄嫂的这股子劲褪了再说。她道:“说好了什么时候交银子了没有?”

四千两银子,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也没有谁会随身带这么多的银子。

只要银子还没有交给江潮,主动权就还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郁远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带了多少银子过来?我交了三百两银子的订金,说好十天以后把剩下的银子补齐的。”

郁棠只觉得这个地方一刻钟也呆不下去了,她催道:“那好,我们明天一早就先回杭州去,到了临安再做打算。”

郁远和相氏连连点头,兴致,勃,勃地要邀郁棠去街上逛逛:“明天就要走了,我们还没有好好看看苏州这边的漆器铺子呢!”

郁棠也怕回去了不好交差,和相氏各自梳洗了一番,和郁远等人上了街。

郁远和相氏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肩并着肩,就是个卖糖人的也要看上几眼。

郁棠撇着嘴,瞅了个机会拉了夏平贵问:“你可见到那江老爷了?”

“见到了。”夏平贵有些激动起来,道,“那江老爷真是很了不起,几乎就是白手起家。我也觉得大少爷这次应该入股。您想啊,像江老爷这样的人,以后肯定会发达的,识于微末,大少爷以后必定会跟着沾光的。”

她听着也觉得这位江老爷厉害了。

连他们家最老实本份的夏平贵也被说动了。

郁棠有些后悔自己没有跟着兄嫂一起去认识认识江潮。

不过,十天后给银子,应该还有机会。

郁棠在心里琢磨着。

夏平贵有句话说的对,识于微末,交情必定和旁人不同。既然如此,不管这次的生意是亏还是赚,他们家都应该投钱才是。可四千两,也太多了一些。能不能想办法说服阿兄少投点银子,就当是投名状好了。

她心里装着事,难免有些心不在焉,下午逛了些什么铺子,看了些什么稀奇的东西,一概没有记清楚,倒是回家的时候离家越近,看到那些熟悉的景物,她心里就越觉得踏实。

难怪大家都不喜欢背井离乡了。

大伯父和大伯母等人早在家里等着他们。

相氏和郁棠拿出买给大家的礼物,郁博虽然面无表情,可比平时轻快的语气却透露出他的欢喜:“你们买的油漆今天一早就到了,我看了看,还行。以后这些事就交给阿远和平贵了。山林那边的事,你就先放一放。当年那也是别人抵债抵给我们家的,这都几辈人了,除了能收点柴火,也不能干其它的事了。你们就别折腾了,费钱又费功夫。”

郁远不是那种不行就放弃的人,何况那沙棘树才刚刚成活,能不能行现在说还太早了。但他向来不是喜欢顶撞大人的人,郁博说什么,他就恭敬地应着,接着该怎么做,他自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