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娇(52)

若是这个,倒也还好。

她在心里想着,不禁仔细地打量了一眼卫家的人。

卫父一看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乡绅;卫太太精明外露,目光却清正;卫家的长子和卫小山长得很像,只是眉宇间比弟弟多了几分儒雅;卫家的长嫂也不错,清秀温和,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看着像是读过书的。还有个相陪的,是卫太太娘家嫂子,看着也是爽利能干的。倒是卫家跟过来的老五卫小川,刚满十岁,看到郁棠之后就一直有些气呼呼的。两家人说话的时候他落在大家的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折了一条树枝,一会儿扫着路边齐膝的杂草,一会儿打打身边的树枝,时不时地弄出些动静来,打断了两家人说话的兴致。

卫太太看着直皱眉,把长子叫过去低声吩咐了几句,卫家的长子卫小元就沉着脸将卫小川拎到了旁边,低声斥责了他几句,卫小川竟然发了脾气,一溜烟跑了。

郁家的人看着,有些奇怪。

卫太太应该一直观察着郁家人的脸色,忙向陈氏解释道:“这孩子是最小的一个,被家里人惯坏了。今天原本没有带他,可到了昭明寺才发现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了过来,只好带在了身边。亲家……嗯,郁太太不要放在心上。我回去了之后会好好教训他的。”

陈氏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人,见卫太太这样的客气,忙道:“小孩子都是这么顽皮,卫太太不必放在心上。”

卫太太听了,立刻就和陈氏搭上了话。说的虽然都是些日常琐事,却能看得出来,对陈氏很用心,非常想和郁家结亲。

陈氏对卫太太一家也满意,散的时候明确表示让卫太太有空的时候去家里做客。

卫家的人包括卫父,都面露喜色。

回去的时候马秀娘也一直在夸卫小山。

郁棠吁了口气,撩开车帘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昭明寺,良久一颗怦怦乱跳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卫家就请了媒人上门,夸郁棠的话说了一箩筐,陈氏脸上的笑就没有褪下去过,但还是按照习俗矜持地表示要考虑考虑。

媒婆知道这门亲事十拿九稳了,欢欢喜喜拿了陈氏的赏银走了。

大伯母想着之前大家议论郁棠心高气傲要招读书人做女婿的传言,有心把这门亲事传了出去。

第二十七章 变故

一时间,青竹巷的人都知道郁家马上要和卫家结亲了。

只是陈氏还没有等来卫家的媒婆带着提亲的礼物正式上门,先等来了汤太太。

她进门就抱怨:“我不是说让你们等一等吗?你怎么就这么急不可待的。放眼整个临安城,有谁比得上李家,比得上李家二少爷。你可不能眼皮子这么浅,愿意给人当上门女婿的,有几个是好的。”

这话说得陈氏心中生愠,她说话也就不客气了。

陈氏慢条斯理地喝着茶,淡淡地道:“这要看是什么人家了。我们家姑娘啊,就有这样的福气。李家再好,你之前让我们等着,不就是因为李家也在考虑让他们家二少爷给我们家当上门女婿吗?不过是他们李家没有卫家有诚意,卫家赶到他们前头了。汤太太怎么能说卫家不如李家呢?”

汤太太被呛得一噎。

陈氏继续道:“汤太太想必还不知道吧?我们两家准备在中秋节之前把婚事定下来,到时候请汤太太来喝杯水酒,还请汤太太不要推辞。”

汤太太灰头土脸地走了。

陈氏朝着她的背影“呸”了一声,吩咐陈婆子:“把她喝了的茶盅给我扔了。”

陈婆子笑道:“您何必这样动怒。就算是个旧茶盅,好歹也值几个铜子。不如留在家里,等着有行乞的路过我们家讨水喝,也能盛盅茶水。”

陈氏冷笑,道:“给行乞的人用都埋汰了别人。”

陈婆子嘿嘿直笑。

陈氏自去督促郁棠绣鞋面不说。

林氏得了汤太太的回话,气得脸色铁青,想嚷着这件事就算了,可想想还在家里闹腾的小儿子,和把她叫过去喝斥了一顿的婆婆,她说话都不利索了,道:“这郁家,太、太不识抬举了。”

汤太太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完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免和林氏生出几分同仇敌忾来,道:“可不是吗?那陈氏,更是张狂得没边了。不就是生了个女儿吗?仗着自己有几分颜色就这个瞧不起,那个看不上的。色衰而爱驰。她就不怕哪天招上门的女婿不听话……”

谁知道林氏却翻了脸,道:“又不是纳妾?什么色衰不色衰的?”

汤太太讨了个没趣,想着裴家的太太小姐都没有这样泼她的面子,心里也有点不高兴了,草草地陪着说了几句话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