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奋斗日常(种田)(131)

作者: 铁锅花肉炖煸垛 阅读记录

卫云吃了一惊,“他这又是为了啥?”

邢阿么他们也想不通,但是这人就是干了,本来还死鸭子嘴硬不肯说,结果几大板子打下去,倒得干干净净,听得周围人不寒而栗。

这样一条不分敌我,逮谁咬谁的毒蛇,大家伙居然还把他当成了好人,实在是可怕。

邢阿么叹了口气,唏嘘道:“或许这人就是看不得人家好吧,这一辈子就这几十年,自己过安稳比什么都强。你说他们家那铺子是自己的,也没个租金啥的,一个月挣得银子都落到自己的钱袋里,还有啥不满足的?”

苟夫郎撇撇嘴,很是不屑:“那就是有病呗,反正要是我有个铺子,一个月还能挣个十几两银子,一家子咋着不过得舒舒服服的,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够了,哪有心思害别人。”

卫云也是唏嘘不已,他们一开始开业的时候,这个李掌柜没少上门照顾生意,还给他们提了好些想法,谁能想到心里是抱着这样恶毒的念头。

一直到临睡前,夫夫俩还在讨论这事儿,李掌柜不用说,最少要在大牢里呆上三五年的,还得给之前被找过事儿店铺高价赔偿了。积攒了几十年的家底不说挥霍一空,也去了七八成,他在外人模人样的,回家却是对着媳妇孩子拳打脚踢的。

因此,他前脚坐牢,后脚儿子就把铺子卖了,带着剩余的家产跟他娘回了乡下。左右他爹这会儿也没了钱,这城里如今恨他的人这么多,他爹能不能从牢里出来还是一回事儿,他也没什么好顾忌的。

至于刘三哥他们一伙人,主薄到底不敢见死不救,这群人要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把他供出来,他也讨不到好。况且这群人虽然助纣为虐,但从来不伤人,也经常救济穷人,要保下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霍成尽管不想放过他们,但是到底民不与官斗,说白了他跟冯掌柜只是合作关系,如果真的彻底撕破脸,对上在城里根深叶茂的主薄,他们家到底是底气不足一些。

卫云倒是觉得没什么,安慰霍成道:“这些事儿左右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儿,县太爷又不能把人都砍了,赔了钱,再打几十板子,也算是出了这口恶气。况且最难受的不是这个,这事儿在县太爷那过了明路,又有县丞看着,主薄日后怕是不敢再用他。他们这些混混,没了靠山,又能混出个什么样?这可不比做几年牢舒服到哪里去。”

见霍成不吭声,卫云就知道这人心里对这事儿还是有些脾气的,也不再劝,转而问起了别的事儿:“明日我跟你们一块进城,这事儿也算是解决了,也没啥不能去的了。这几日在家里歇的我筋都软了。”

霍成看他一眼,没拒绝,只叮嘱道:“去可以,但是万事小心,马上就要过中秋,这几日镇上人多,千万别一个人上街。”

“放心吧。”卫云亲亲他,笑嘻嘻的,“我一定不乱跑。”

没了捣乱的人,铺子的生意也慢慢彻底稳定下来,卫云去铺子也没去多长时间,一过八月,霍成就怎么都不允许他再去铺子里了。

一来天气转凉,早上的风吹起来透心凉,霍成怕他生病,二来他肚子里的孩子都已经快七个月了,牛车颠簸,霍成着实怕再颠出个好歹。

卫云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身体状态,也没坚持,干脆一门心思在家鼓捣起了吃食。他最近嘴馋的厉害,看到什么都想吃一吃,整个人都肉眼可见的圆润了许多。

他自个儿挺难受的,觉得胖了不好看,霍成却很是欣慰,他喂了这么久,终于把小夫郎喂得胖了一点。

在家里要待的时间长了,有了心理准备,也没了之前那般焦急,反而品出了一些悠闲的味道出来,颇有一种书里面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

这句诗还是念了一段私塾的卫小弟说的,卫云觉着挺好的。

随着卫云的肚子越来越大,霍家人的重心都放在了他身上,特别是霍成,夜里觉都睡不踏实,心里时刻都悬着一把刀。眼下的青黑也越来越浓重,卫云好几次半夜腿抽筋被惊醒,就能感觉到一双大手在轻柔的给他按摩。

他这样的养胎状态,村里的闲话一直都没断过,无非就是他恃宠而骄,怀个孩子像怀个金蛋一样,娇贵的不行。

这日一早,霍婶子拿了衣服去河边喜,刚走到地方,就听见柱子娘在大放厥词:“我看啊,他就是烧得慌,不就是有俩银子吗,还真把自己当成贵人了。那就是个乡下哥儿,还带着个不祥的弟弟,这样烧包,也不怕老天爷天打五雷轰!”

霍婶子把手里的木盆重重一放,冷冷道:“老天爷最公正不过,要劈也是劈那些背后嚼人家舌根的长舌妇,天天东家长西家短的,也不看看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管的怎么样了。一天到晚叭叭叭,嘴巴比茅坑里的石头还臭,一张口就熏的一村都是臭味,也不害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