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娇(114)

作者: 芳客 阅读记录

一口热茶入喉,蒋含娇捧着茶盏,慢慢摩挲瓷身,难掩面色苍白,眉眼倦意,她笑了笑,“能得皇后青睐,是多少人求也求不来的好事。”

江梅叹气,又添了茶水,“奴婢没说这事有什么不好,但姑娘原也不是宫女出身,该到妙龄寻一个好人家,安安心心待嫁才是,说到底,若不是这一趟京城,姑娘都和那刘公子定亲过聘了。”

蒋含娇一手拿茶,一手支起半边额头,闭眼揉着,“刘家虽然沾亲带故,又门当户对,但未必就是良配。”说到这里,话就戛然而止,她不欲提刘衍明,也不想说崔氏,遂转了话头,“咱们离京这一个月里,京城可有传来什么消息?”

江梅仍忧心姑娘婚嫁一事,在她看来,女子终归唯有嫁人才是出路,所以当蒋含娇问话时,她先是啊了一声,仔细想了想才道:“没听说有什么特别的消息传来呀。”

没有消息,有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消息,蒋含娇松了眉头,也心里暂且搁下一块石头了。

等到了行宫,她又好生收拾了一番,整理自己仪容,下车敛眸跟在皇后身边,连日来的舟车劳顿,让皇后也疲惫不堪,脂粉下是掩盖不住的眼底乌青,见到蒋含娇时还不忘含笑点头。

来迎的是太后身边的一位老嬷嬷,约莫有六十多岁了,头发全然花白,身上宫装仍是妥帖,恭迎跪拜后,带着一行宫人将随身马车上的东西安排了一下,而后笑道:“老主子一早听说皇后娘娘要来,宫殿寝居一应都打扫干净了,熙王殿下还亲自为您捉了几尾鱼,说要给娘娘做鱼汤喝。”

皇后虽然一脸倦容,但身心却彻底放松下来,“许多年不见陈嬷嬷,依旧这样精神,想必是这儿的风水养人,太后娘娘应当也是一般康健吧。”

陈嬷嬷道是,“自离了京,老主子笑反而多了起来,又吃斋念佛这么多年,倒比从前看上去还要年轻几分,娘娘待会见了便知。”

寒暄几句后,陈嬷嬷带着皇后往太后那里去,蒋含娇作为女官,自然是和宫女一道侍奉在侧,只是她有意不招眼,站在了最后面,又把头埋着极低,轻易不抬起来。

行宫不比京城皇宫,小了许多,也旧了许多,但因为一直住着人,陈设景色倒也十分清幽别致,太后所居的长宁殿还不到凤仪宫五分之一的大小,也不见堂皇之色,甚至庭院的花圃也被扒了,不知被谁种上一些蔬菜瓜果,如今藤上已结了花,若不是头上悬着的牌匾是殿,说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别院恐怕也有人信。

陈嬷嬷到门口时,指着那蔬田笑,“这是熙王殿下亲自种的,老主子日日浇水施肥,亲自劳作,每年长出时,都要请全宫人吃上。”

皇后瞧着稀奇,连连注目,笑道:“熙王真是个有心的孩子,只是可惜了...”后话她没继续往下说,陈嬷嬷也是笑而不语,一道进了殿。

倒是站在最后面的蒋含娇,闻言往那蔬田上看了好几眼,熙王是皇帝的第二子,因生母身份低微,又生来胎中带有弱疾,便一直抚养在太后膝下,后来随着太后一同往五台山来,这一待就是十多年之久。

上一世直到蒋含娇死时,对这位传闻中的熙王,也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说是殿,实则更像是厅,地方不大,笼统摆了几张老黄木交椅和几案,坐在首座上,是一个约莫五十岁的胖老妇,连宫装都未穿,家常衣裳,带了条勒珠青蓝抹额,怀中抱着贪嘴的狸猫偷吃糕点,她面色红润,一派其乐融融。

皇后进内福身,行过全礼,“一别数年,臣妾拜见太后娘娘。”

“哎哟,快扶起来,扶起来!”太后忙叫人把她扶起来,“你快起来,你我之间还需要这么生分做什么。”

如今的太后,乃是先帝嫡后原配,她在张家还未倒台,先帝势微时嫁与他,二人虽不算是琴瑟和鸣,但也相敬如宾,和和睦睦过了这么多年,她是一个好皇后,不妒不嫉,贤明良德,甚至在先帝沉迷丹药之术,拱手让位时,也没多说什么,退居凤仪,将皇后让了出来。

后来先帝驾崩,她自知那个时候身份尴尬,不好再留在京城,索性请命去了五台山,名面上是为国祈福,实则不过是为避祸端。

真按辈分算,眼前的太后和皇后,都是妯娌。

皇后还是全过礼数,这才起身,看到太后不由唏嘘,“果然和陈嬷嬷说的一样,太后瞧着比十年前精神多了,这五台山风水养人呀。”

太后一下下梳弄着狸猫光溜水滑的皮毛,笑的和蔼可亲,“这儿虽然不比京城繁华热闹,但清净自在,又有小舒陪在哀家身边,自然是一日比一日精神,你若多住些日子,就知道其中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