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叶倾三国(14)

作者: 云曾一片云 阅读记录

吕蒙垂头丧气地走过来,太史慈却越射越有精神,孔融道:“吕兄弟!现在战事过了,你原先要办什么事来着?本太守答应了你的。”

“哦,我和母亲本是避难至此,想在此为她找处宅子。”吕蒙也醒悟了过来。

“那她人在何处?”

“还在外面。”

“快请进来!”

吕母走了进来,太史慈上前来听吕蒙说了几句,喜道:“家母向来自个过活,她现在住在城东二十里处,何不让叔母搬过去一块住呢?咱们既是兄弟,叔母就是我母亲啊!”后面这句话他说得有点后悔,因为他正好见吕母跟他也没差几岁……

“好主意啊!”吕蒙响应。

“那就这么决定了!”太史慈也很高兴,两个人在一起毕竟有个照应。

一个官员道:“太守大人,近来北海涌入许多难民都无处安置,恐怕安宅之事有些难办!”

“什么?”孔融怒了,“吕兄弟为我北海立了大功,如今他母亲想找个地方安居这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人家!实在没辙,我就把自己家腾出来让她住,总可以了吧。”

“太守不必动怒。”吕蒙上前道,“多谢大家好意,我也知道这里的难处,现在我已经和太史大哥商量好了,让我娘搬过去和他老母一起住,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孔融看看太史慈,太史慈点了点头。

吕母听说有人做伴,自然应允。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在一阵环佩叮当和大家的惊叹声中,叶紫涵和孔夫人以及那几个丫鬟们有说有笑地走了进来。

冷场。

吕蒙和太史哥哥当即就杵在那了:这是谁啊,怎么洗了个澡出来跟变了个人似的!

孔融拈须微笑:“真天人也!”虽然他没什么须。

吕母早迎了出来:“丫头,我早说你是天下第一大美人嘛!”

真是有点受宠若惊。

第十一章 义结金兰(下)

“该结拜了吧!”还是孔夫人打破了沉寂。

太史慈二十八岁,吕蒙十六岁,果然和叶紫涵同年,不幸的是竟大她一个月!恨得叶紫涵牙根直痒痒。

孔融在后院弄了桌香案供品,三人则一起跪下焚香再拜而说誓道:“念太史慈、吕蒙、叶澜,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妹,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吕蒙有一事不得不提,我于逃难之时,已与甘宁结为生死弟兄,涵涵你已经知道了,现在他人不在此,我想把他也拉进来,甘大哥大我三岁,依序即为二哥,你们觉得怎么样?”

“甘宁?莫非人称‘锦帆贼’的巴郡甘宁甘兴霸?”太史慈变色道。

“正是其人。”

“子义向闻其名,恨未得相见,今既有缘结义,何拒之有?”太史慈喜道。

“大哥!”“三弟!”“四妹!”“三哥!”“四妹!”“大哥!”

三人手握手,心连心,叶紫涵感叹孔融真是办了件好事,太史哥哥和吕蒙一下子多了自己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妹,心里一定很受用吧!

“孔大人,北海之围既解,可以去救援陶府君了吧!”糜竺一句话把大家都拉回了现实,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明显带着不快,虽然自始至终他没做什么有用的事。

“吾素与陶府君交厚,今子仲又亲到此,焉有不救之理,只我与曹孟德向来无仇,今宜先修书劝和,操即绝之,与战未晚,亦师出有名也。”孔融说这话分明是怕管亥去而复返,自己前脚一出门,老窝就被人端了。

“太守此言差矣,曹操以报父仇之名,下令全军缟素,又令军中做白旗一面,上书‘报仇雪恨’四个大字,更兼麾下文臣武将之众,所过之处,多所残戮,男女老幼甚至鸡犬牲畜也无一幸免,尸堆如山,血流成河,沂、泗之水竟为之不流。府君日夜焦虑,至欲举全州而避难丹阳,操军益发猖狂,如今倚仗兵威,绝不肯和,还望太守早发救兵,以解徐州倒悬之危。”糜竺自然不了解孔融的心事,激情亢奋地说了一大通。

“太守是不是对管亥不放心呢?”叶紫涵直截了当地问。

“紫涵姑娘秀外慧中,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孔融索性大笑起来,只是这比喻也太不恰当了吧!

糜竺此时才明白了孔融的两难之处。

“不过太守不用担心,古人云:‘有备无患’。”叶紫涵凑近孔融,对着他耳朵轻声道,“管亥众军已饿数日,所以战斗力实际上很低,因此他才总用人多势众来吓唬人,往往只能围困一城而不能攻下此城,您刚才说他们这几个月要半饥半饱着生活,其实对您对他们都有好处。”看见孔融放心她才又说,“如今只需在城门四周多虚设弓弩,留千余人轮流巡哨四门,另以干草扎几千束草把饰以兵服做守兵状,但四面城门一定要大开如往日,如此,即使有贼人,也未必敢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