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软娇娥(14)

作者: 十五生 阅读记录

“是。”

沐北良是微服出宫,继而安排的马车也没有太招摇,随行的侍卫也就只有四人。出了宫,走了两里路,便有孩童嬉戏欢笑的声音传进马车内。

沐北良打开小窗,看着百姓安居乐业,欣喜与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明安今日依旧是扮演苦命的驾车奴仆,但穿的衣服却是用上好的绸缎做成,可比一般穿粗麻布衣的马车夫强多了。

他坐在外面,一边驾马车,一边回头时不时的冲车内坐着的人说道:“陛下,百姓们的欢声笑语,可都是多亏了您这位明君。”

沐北良知道明安又在拍马屁了,他懒得理他。皇宫离城南有十里路,他吩咐道:“明安,去城南的北家,要快些。”

明安领了旨,也不再多言,驾着马车往城南的北正街去。

沐北良坐在马车内,心神不宁。他知道,自己是在期待什么,可他也知道,自己不应该有所期待。

……

荆海月和冬云走了四里路,终于是赶到了城南。城南多住商贾人家,不少人的府邸比世家大族的都要大气,那朱红的大门,那高悬的门匾,都足以彰显贵气。

二人一路走,一路打听,终于打听到了北正街。北正街是城南的辅街,路上的行人不多,也没有前边街上灯节的盛况,家家户户门前的屋檐下悬挂着两盏红灯笼,就当时过节了。

而且,这北正街的人家,房屋修缮得较简朴,比起城南的主街,萧条多了。二人一路往里走,终于是来到了北正街的尽头。

看到右手边房屋的门上悬挂着写有北宅的门匾,荆海月才松了口气。冬云将怀里抱着的东西交给荆海月,便上前敲门。

敲了好半天,门里并没有人应。

冬云回头,问道:“姑娘,你是不是记错了?”

荆海月摇头:“不会的。”

冬云往后退几步,见这北宅的屋梁上都没有挂红灯笼,心里多了些失望。

“姑娘,这宅子外都没有挂红灯笼,想必是没有住人。也许,北公子早就离开京城了。”

冬云的话也有道理,城南住的人家都是走南闯北的商贾,在京城也不过是来做生意的,住不长久。

荆海月道:“也许,是趁着上元灯节,出去了也不一定?”

冬云:“可出去了,也应该留个看院子的人,咱们敲了好半天,可都没有人来开门呢。也许,这一整个宅子的人,都离开京城了。”

荆海月心底里涌出失望,眉眼低垂间,鼻头竟然还有些发酸。

是了,也许是真的离开京城了。

她低头看着怀里的东西,实在是遗憾。北公子也许,还曾期盼她来归还琉璃壶与琉璃杯呢。

时间越来越完,冬云算着这一路走来花的世间,怕太晚回府有危险,便道:“姑娘,咱们该回去了。”

荆海月重重的叹息一声,刚要说回去时,身后的青石板上传来了马蹄声。她回头看,驾车的人恰好就是那日一直用打量的眼神看着她的小厮,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叫明安。

明安瞧着北宅的门口站了两门女子,急忙告知车内的人:“陛下,有两名女子。”

沐北良心猛地一颤,随即道:“再快些。”

马车在北宅门口停下,明安跳下马车,从马车后面拿出马凳,恭敬的放在对着宅门的这边。

吧嗒——

马车的门从里面打开,沐北良弓着身子踩着马凳,站在了荆海月的面前。

男人身着昂贵的银灰色锦袍,左胸前由金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黄鹤。赤金边米色缎面腰带上,挂着一个如意流苏和田玉佩。

再往上看,男人浓眉挺鼻,剑眉上扬,漆黑的眼眸如黑曜石般璀璨,许是喝了酒的缘故,他两颊微红,双眼迷蒙,整个人比往日少了些许戾气,多了些平和。

荆海月见到来人,愣神好久,才在冬云的咳嗽下回过神来。她站在原地没有动,看着沐北良问道:“是北公子?”

这一问,沐北良也怔住了。

他眸光带着疑惑,瞧着眼前妖艳却又勾人的女子。她不记得自己了?

沐北良忽然有些生气。怎么重活了一世,她竟然将朕给忘了?他再细细打量她,见她也盯着自己看,丝毫不畏惧,相信她是真的将他给忘了。

帝王的自尊被勾起,沐北良心想:好歹朕也是帮你将康王杀了,你就这么对待恩人?

见沐北良一直没有回答,荆海月又问了一遍:“您可是初九那日发了善心给了人一壶热茶的北公子?”

沐北良闷声点头,心里已经是怒到极点。

荆海月一手抱着怀里的东西,一手揭开盖着东西的粗布,上好的琉璃壶与琉璃杯呈现在众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