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离行不行(184)

作者: 或许有一天 阅读记录

朝堂之中,气氛诡谲,偏延康帝毫无自觉,轻描淡写挥挥手:“罢了,卫家军的事容后再议。那秦国使者呢,他们不是来求和的吗,还不将人带上来让朕看看。”

说这话时,他颇有些扬眉吐气,显然是还记着四年前那几个秦国俘虏的嚣张。

众臣面面相觑,不少人去看站在前列的襄王,只见他黑着张脸显然气急。只是不知为何,竟也没立刻发作,见众臣看来还冲他们摆了摆手。

延康帝高坐御座,自然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里因群臣的反应有些不舒服,又因襄王的脸色稍稍气顺。好在皇帝的口谕到底也没谁敢公然违逆,殿外有听到命令的宫人,很快匆匆离去,将早已等候在宫门外的秦使一行人带进了举行朝会的宣政殿。

今时不同往日,这次秦使的态度果然没有当年强势,他甚至急切的一开始就给出条件表明了和谈的诚意——没办法,秦使入关前就听说了卫家军兵临秦都的消息,天知道这些天过去,秦都有没有被攻陷。而且他深知自己之前已有许多使者未入关便折戟,更觉重担在身。

延康帝本就不是个大气的人,四年前那些秦国俘虏的嚣张至今历历在目,眼下看着秦使态度谦卑,他反倒将姿态摆得更高了些。

一场朝议结束,秦使没能得到延康帝任何承诺,反倒被帝王戏弄了一番。

回到寝宫,出了气的延康帝很是高兴,甚至拍着椅子扶手对左右道:“卫家军开疆拓土,扬我国威,实乃大功,当褒奖也。”

而与憋屈了多年只顾着傻乐的延康帝不同,襄王显然要清醒许多,回府却是先去王妃那里发了一通脾气:“你看看你做的好事,当年放了路家离京,还让他们与卫家军搭上了线。现在可好,卫家军得了路家鼎力相助,朝廷没了牵制他们的法子,早晚都得生出大乱!”

襄王妃脸色也不怎么好,却故作镇定的拢了拢头发,说道:“我记得路家的家主当初是回去金陵的,既然人在金陵,你且派人去拿便是。”

襄王闻言冷笑一声,甩手便走了,也不知有没有将这话放在心上。

第95章 很是心动

襄王终于再次想起了路家主,这次他不再顾惜羽毛, 不再选择暗地里蚕食, 恼羞成怒的他终于做出了图穷匕见的决定。可他难得下了决断, 难道远在金陵的路家主就会蠢得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事实上路家主收到西北的消息只会比长安更早,所以他也更早有了准备。

等到襄王的人终于赶到金陵,看到的不仅是人去楼空的路家老宅, 甚至就连路家的那些布庄也全都已经关门歇业了。于是上至路家家主,下到商行伙计, 他们就没一个逮到现成的。后者倒是可以找得到,但那有意义吗?总归路家主是早就从金陵脱身了。

金陵城里闹腾了两天, 长安皇宫皇帝还做着开疆扩土的美梦。满殿朝臣们除了无语, 到后来倒也尽职尽责的陪着延康帝与秦使磨嘴皮——万一卫家军真的没有反心呢?万一卫家军真就是反击时一不小心打到秦都去了呢?白得的疆土,白赚的功绩, 总没人会嫌弃。

在一群人自己都不怎么信的自欺欺人下, 这一场和谈进行得相当顺遂。秦使也不知梁国之中这许多猫腻, 还等着延康帝下旨召回大军, 于是许多条款也都捏着鼻子认了。

而与长安城里谈判顺利不同, 秦都这边的和谈却是进展缓慢。

从卫景荣头次入秦都至今, 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初春草原上的寒风似乎都温柔了许多。可这场和谈的具体条件却还没有敲定, 双方也只是初步试探出了对方的底线而已。

卫大将军算算日子,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叫来卫景荣示意他差不多可以见好就收了。扭头卫景荣就去寻了路以卿,转达了卫大将军的意思后, 便问道:“小路,这两日和谈应该便要敲定了,你之前不愿与我入城,如今可要同去了?”

路以卿只想了想,便答应下来,翌日卫景荣再入秦都时,便将她与沈望舒都带上了。

许是察觉到卫景荣态度的变化,这一回路以卿跟着他去秦都,便不再是见秦相那些人,而是直接被带去了皇宫见到了秦君。

秦国的皇宫很大,但看在路以卿眼里也只有一个大字来形容了——布局不够合理,建筑不够恢弘,细节不够精致,就连往来的宫人看着都是五大三粗的。

总而言之一个词概括,粗糙。

路以卿没忍住,低声与身旁的沈望舒嘀咕了句:“这就是皇宫啊,我还以为是哪家地主修的园子呢。”

沈望舒听得哭笑不得,忙扯了扯她衣袖提醒:“慎言,你也不看这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