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天下都知道夫君爱她(264)

文帝方笑道:“呈上来。”

一时三刻,杜太监亲自捧着一个乌木托盘,上衬着一块儿鹅黄色的缎子,金碗便放在上头,鹅黄缎衬着明晃晃的金碗,上头黑色的龙纹更显肃穆庄重,一看就知非是凡器。

文帝看着此物,啧然称奇,一时才忘了别的。

萧宪跟东淑虽然已经看过这东西露出半面真容,可如今整个儿恢复了本色,却更加夺人眼目,果然不愧是稀世之宝,皇族之物。

杜太监跪地,请文帝细看。

文帝抬双手将那金碗捧了起来,打量了片刻,道:“这碗内仿佛有字。”

此刻穆学士也在旁边,闻言道:“回皇上,臣也察觉了,这似乎是……”欲言又止,脸色古怪。

文帝早看了出来,一时沉吟不语。

萧宪看看穆先生,又看看文帝,不明白为何他两人的表情跟反应都这样怪异,沉默之中还是李持酒打破了:“这到底是什么字?”

文帝才一笑:“萧宪你看吧。”说着,便缓缓地把碗递给了萧宪。

萧宪忙躬身接捧了过来,垂眸看了片刻,面露疑惑之色。

忙定睛又细看了一番,萧宪手一抖,差点儿把这金碗扔了出去。

东淑在旁不动声色,却也看了个正着。

原来这金碗的底部,赫然篆刻着四个小字。

并不难认,乃是:安定公婴。

对于李持酒而言,这四个字毫无意义,因为他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典故。

但对于文帝,穆学士,萧宪乃至东淑来说,这四个字,却是沉甸甸血淋淋的,叫人心里难受。

安定公,是一个人的封号,“婴”则是那个人的名字。

但是既然是“安定公”,又怎敢用皇族的龙纹呢?

不管是穆先生,萧宪还是文帝等,都觉着这东西是汉代的。

毕竟外头的一层青釉褐斑瓷乃是西晋,所以里头的东西只能往上推,而且按照那龙纹的制式,显然就是汉代皇室之物。

汉代皇室极多,本来毫无头绪,可是加上这这四个字,意义就不一样了。

汉朝曾有一个皇帝叫刘婴,最后死之前,曾给封为安定公。

这个皇帝,就是汉宣帝的玄孙,也就是后来给王莽篡位、取而代之的那位可怜的君主。

刘婴几乎是从一出生,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汉平帝驾崩的时候他才只有两岁,所有的朝政大事都落在王莽手中,后来王莽为防止刘婴反叛,从小就把他养在深宅之中,与世隔绝,就连身边乳母也不能跟他说话,故而刘婴长大之后,也人如其名,心智犹如三岁孩童一样,对于世事乃至世间万物一窍不通,后来兵变之时,刘婴更是不幸死于战乱。

所以说这位君王一生实在是离奇坎坷,又因死的无影无踪,自然没有天子的仪仗来安葬,如今这几样东西出现眼前,大概是有人记得这位末世君主,所以才铸器以祭祀。

可是……总觉着有些不祥之意啊。

毕竟刘婴之后,是王莽结束了整个西汉。

殿内的人一时都安静下来,还是李持酒探头探脑的说道:“萧大人,是什么字?”

萧宪镇定下来:“这大概是西汉时候孺子婴的故物。”

“什么叫孺子婴?”李持酒问。

萧宪悄然看了皇帝一眼,见文帝并无反应,才道:“他算是西汉刘氏皇朝最后一位正统君主,可惜给王莽窜了位。”

“啊,你早说王莽我就知道了,”李持酒嗤嗤笑道:“可惜什么,这个孺子婴如此无能,打不过王莽,也是活该的。”

这样“振聋发聩”的话一出口,连东淑都忍不住皱眉看向李持酒。

正巧李持酒也瞥着她,四目相对,他竟很好脾气地笑问道:“我说的对不对?”

东淑见他居然还要嘉奖似的,真是匪夷所思——要知道这是当着皇帝的面儿!他是疯了不成,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当下东淑狠狠瞪了他一眼,也不知他能不能会意,就忙低头不再看他,免得自己也给拉下水去。

而在李持酒说完后,文帝若有所思的看看他,又看向萧宪,竟说道:“爱卿,你觉着镇远侯这话如何?”

萧宪皱眉:“一派胡言!”

“哦?为何?”

萧宪道:“王莽本是权臣,若是一心辅佐幼主也就罢了,他却狼子野心取而代之,以至于天下大乱,这种人有什么可推崇的?就算再有能耐,也终究走了邪路,不是正途,不值一提。”

文帝笑道:“镇远侯,你听明白了吗?”

李持酒咂了咂嘴,似乎还有高见要议论,忽然瞥了一眼东淑,便忍住了:“哦,我明白了,听了萧大人一番话,胜读十年书。”

文帝看着他假模假样的,不由叹道:“你啊,朕看你就是吃亏在读书太少,倘若有萧爱卿或者李爱卿从小儿教你读书,也不至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