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天下都知道夫君爱她(388)

城头马上遥遥对了一眼,萧宪忽然道:“这其中自然有什么误会,可不管如何,希望袁侍郎跟侯爷等各位还是以大局为重,不要惊动京城百姓,若是京城骚乱起来,或者消息传至天下,恐怕局面难以收拾。”

袁侍郎听他这么说,脸上的自得几乎掩不住了:“萧大人果然是聪明人,既然知道这个,那就快些将宫门打开吧。免得京城大乱,天下人听说了皇上驾崩,皇宫跟京内乱成一团粥,还不刀兵四起各自为王吗?就算是李大人带兵在外,这样天下大乱起来,他也是分身乏术,救援不及的。”

萧宪瞥了赵申平一眼,道:“这件事我不能做主,要回头请示皇太后娘娘以及魏中书大人等再做答复,只不过我也有个不情之请。”

袁侍郎听他口吻变和软似的,便微笑道:“哦?萧大人请说?”

萧宪仿佛有商议之意,道:“若是……我们决定以大局为重开了宫门,还请袁侍郎跟众位,不要为难内宫之人以及各朝臣。”

“哦,这有何难,”袁侍郎竟不必跟赵申平等通气,直接笑说道:“只要大家都能顺势而为,以和为贵,自然最好。”

第103章

两方见面, 也算是公然和谈了。

萧宪跟王将军宋玉溪等下了城楼, 交代了看守宫门的众人几句,便重回武德殿去。

此刻群臣都汇集在殿中,正中坐着的是皇太后。

不知为何太后的神情有些许恍惚。

原来,刚刚太后派了两个心腹太监跟随萧宪, 在萧宪和袁嘉说话的时候,其中一人就飞跑回来,将探知的种种告诉了太后。

其实这件事, 也在太后的意料之中。

当初因为遗诏的事情跟袁侍郎说起的时候,袁嘉的表现就有点奇怪,他不大相信李持酒就是皇嗣血脉。

他的想法跟皇太后不一样, 太后虽然想为袁氏一族谋划,但毕竟她还是皇室的人, 所以到底要讲究一个正统血脉。

故而在觉着杨瑞不堪之后, 她自然而然就认定了李持酒。

但是袁侍郎曾经因太后暗中的旨意, 特意针对过镇远侯的,他又知道李持酒是个百无禁忌的人物, 第一他难以想象李持酒继承皇位,第二,也担心镇远侯以后会算旧账。

袁侍郎可不像是皇太后, 皇太后有个太后的身份当挡箭牌,可他却是马前卒,之前杨瑞在的时候还几次想把他撸下去呢。

与其总是屈为人下被别人拿捏在掌心里,倒不如自己做主。

之前袁侍郎还只是想想而已, 可自打杨瑞重伤后,他突然意识到那个机会近在咫尺。

又加上身边儿有人也明中暗里地给他“出谋划策”,袁侍郎的心一刻比一刻更活泛,——皇帝死了,能压住自己的李衾远在谨州,宫内有皇太后给自己撑腰,剩下的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

袁侍郎觉着如此天赐良机,若不抓住的话简直天打雷劈、天理不容。

在这种情绪驱使下,他的野心跟贼胆逐渐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太后也没想到,袁侍郎竟能这样丧心病狂。

萧宪回来后,便把城楼下的情形说了。

大家如梦初醒,魏中书道:“这么说,果然不是李子宁的主意,而是袁侍郎跟那些人勾结?”

萧宪道:“眼下看来的确是这样,连顺义侯跟几个兵部的统领都听侍郎的调度。”

王将军悻悻道:“之前怎么没看出来他这么狼子野心呢。”说了这句又意识到太后在,便忙抱拳道:“请太后恕罪!”

皇太后正在出神,给王将军一扰才醒过神来:“哦,王将军不必如此。”

这会儿百官看着太后,眼神各异,起初怀疑李衾的那些人的眼神尤其复杂,这么快就惨遭打脸,大家的羞恼正极快地转变成对于袁侍郎的怒火以及对于太后的猜忌——袁侍郎带头造反,太后知不知情?或者……会不会里应外合之类。

赵御史先道:“听萧大人等所言,这叛军众人图谋不轨,似乎不答应他们,他们就要搅乱京城了……如今该如何行事,还请太后示下。”

这就是试探了。

皇太后自然也知道众人心里因为袁侍郎的事情恼火猜疑,闻言定神正色道:“袁家出了此人,实在是家门不幸,但是若是贸然开了宫门,却不知这些反贼将如何,如今皇帝才驾崩,唯一的皇嗣血脉镇远侯还未恢复,要是因而出什么万一,本宫就算闭了眼,也自然无法去面对先帝陛下。所以本宫觉着不该跟他们妥协。”

魏中书忧虑道:“但若不答应,他们真的在京城作乱,可又该如何?京城内乱倒也罢了,最怕引发天下四处动荡!”

皇太后毕竟是个内宫之人,缺乏大局谋略,对于这些事更是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