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祭无忘告乃翁(30)

“是。”

谭家有田地,家境殷实,看谭振业他们拉柴去镇上卖,村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回想这段时间谭家的做派,和以前差太多了,谭家人心气高,谁家有红白喜事甚少露面的,上个月村里死人,谭家老老少少都去了,不仅如此,谭老爷子随和许多,甭管老弱妇孺,说话客客气气的,没有半点架子。

有人情味了不是一星半点。

人们不禁猜测谭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不好问谭振学和谭振业,便拐弯抹角地套谭生隐的话。

谭生隐从小在村里长大,哪不知众人的心思,只说柴太多烧不完,堆在院子里也是招蚊虫,不若卖了省事。

人们哪儿信这个,谭家不缺钱,好端端的怎么会去山里砍柴卖,别以为大家伙不知道,这两个月来,谭家几位少爷天天在山里砍柴呢,养尊处优的大少爷,身子娇贵,干活嚷嚷声比唱戏的声音都大,半个山头都听到了。

“生隐,你不老实了,婶子问你也不说实话了。”围着牛车追问的多是村里妇人,她们平日没什么爱好,最爱东家长西家短的。

谭生隐有些尴尬,闲谈莫论人非,谭家的事他如何好多说,倒是谭振业不咸不淡道,“婶子,你既知生隐哥不老实,还问他作甚,直接问我不更好?”

他端着脸,看不出喜怒,老妇脸色悻悻,谭家祖上是做官的,哪怕到这辈已经不是了,但骨子里仍然存着敬畏,说话小心翼翼的,“振业少爷,我与生隐开玩笑呢。”

谭振业目不斜视,直直望着前方,赶车的动作颇为熟练,就在牛车越过人群时,突然有道声音传来,“你们家是不是没钱了?”

问话的是个年轻妇人,谭振业侧目,视线扫过妇人略微得意的嘴脸,冷漠道,“与你何干?”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谭家纵使再差,也比刘家强。

随着牛车渐行渐远,议论愈发激烈,最后,还是村里的老童生出面制止了人们毫无根据的猜测,谭家是书香世家,纵使没落了,教出来的孩子也比刘明章强。

读书人有自己评判是非的标准。

村里的事谭盛礼并不知,天气干燥,他停笔喝了两口茶,继续埋头做批注,读书意在明理,谭振兴书读了不少,能深刻领会其含义的不多,能学以致用的更少,读书不能释其意明其理,那便是白读了,他之所以给文章做批注,既是希望他们读这些文章时参照批注领悟其含义,再就是为人师表当言传身教,希望他们学有所得时也像他这般养成批注的习惯。

到后代再读书时便轻松容易得多。

抱着这个想法,他批注得极为详尽,且越写越投入,家里来人也全然不知,还是谭佩玉站在桌边喊,他才回过神,“何事?”

“村里的铁生叔来了,说找父亲有事商量。”谭佩玉小声说,“还拎着礼,想来是有什么事麻烦父亲。”

谭盛礼听人说起过赵家的情况,赵铁生共有四兄弟,父亲是个秀才,他十几岁就过了府试,只待考过院试就能成为秀才,老秀才死后,兄弟们也支持他继续考,不知为何,总是差点运气,次次都落榜,几年后,兄弟们看他科举无望就和他分了家,不再供他考科举。

他不死心,偏要考。

今年快五十了,也还是个童生。

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老童生。

“他在哪儿?”

“在门口,我请他进堂屋坐,他说什么都不肯。”谭佩玉也无奈,老人的性格固执,说是怕鞋子弄脏她家院子,死活要在外边等,她也没办法。

谭盛礼没见过赵铁生,他以为会是个精神矍铄,气质温润,衣着质朴的老书生,但看到门口那个驼着背,面容枯槁的老人时,他愕然。

赵铁生远比想象的要老很多。

“谭老爷。”见到他,赵铁生露出局促来,手紧紧攥着篮子,饱经风霜的脸难掩忐忑和不安,“我,我看到谭少爷他们赶牛车去镇上了,我……”

谭盛礼邀请他进屋坐,赵铁生急忙摇头,“不用,不用,我……”

他显得很紧张,这种紧张,谭盛礼在很多人身上看到过,但赵铁生的紧张远比其他人更甚。

“赵兄,外边晒,还是进屋坐着说吧。”

这声赵兄,让赵铁生抬起头来,皱纹纵横的眼角浸出些许湿润,“我,我就是想让你帮我看看文章。”他是黔驴技穷了,从十几岁到五十岁,除去给父母守孝的几年,心思通通用在了学习上,年轻时大家伙都说他年少有为,乐得巴结奉承他,待过了四十,所有人就转了风向,看他的眼神透出不屑来。

连几个兄弟都劝他放弃科举,踏踏实实种地。

上一篇:云上青梅 下一篇:反派混进神殿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