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幕遮(13)

作者: 翠色和烟老 阅读记录

话音刚落,林云涣就急急向外跑去。

按照本来历史的话,这个肯定是不合格的啦,我查过资料,古代武举和科举都挺严的。

而且科举要从地方考,武举也不是只考武艺。

所以温恭完全不可能临了去选武举考试,但是为了剧情服务嘛,咱们这又是架空朝代,所以就这样设定了。

还有那个架空朝代为什么会知道唐诗宋词的问题,就是我文学水平也不够也不能现写诗词,所以就引用了。大家不要介意哈

第13章

林云涣在习武之前,也曾和温恭一起在学堂里正儿八经的念过书。林云涣在习武方面是难得的天才,读起兵书来也是津津有味,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在诗词策论方面却是一窍不通。

小时候他和温恭一起去私塾念书,两个人都给私塾里的夫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温恭是因为聪慧过人,经典古籍一点即通,所以深得夫子喜爱。那须发皆白的老夫子常常叹道:“须得千年,方遇此人物。”语气中全是对温恭的赞赏之情。

而林云涣则是凭借着屡次逃学以及学堂上睡觉等诸多劣迹让夫子记住了他,并且通过一次学堂上的问答成功的荣登老夫子心中最顽劣的学生榜前三。

那一次课上,夫子讲到了建宁年间的一位宰相顾柏舟,忽见林云涣又在课上睡觉,便提了他问他对顾柏舟此人作何评价。

顾柏舟在建宁年间以变法著称,他担任宰相之后,屡次向当时的皇帝谢穆清上书,言及朝中与民间种种弊端,如若再不进行变革,将来必有大祸。

谢穆清在他多次的上表之下,也逐渐坚定了变法的决心,最终同意变法,并让顾柏舟主持变法大局。顾柏舟的变法自然引起了朝中许多人的反对,他把这些反对他的人寻了个由头全部贬谪,反对之声方才平息。

但变法未及三年,地方上的干旱与地震就轮番袭来。百姓哀声载道,反对派也席卷重来,认为是顾柏舟不敬祖宗之法、冲撞了上天,才有了这些祸端。人言可畏,皇帝无奈,只得罢免了顾柏舟。

奇怪的是,皇帝罢免他不久,闹旱灾的地方就下了大雨,众人惊异不已,便更加认定顾柏舟是祸乱朝纲的妖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所谓变法也不过是他为了权倾朝野所打的一个幌子。自建宁到元昭,无论是朝中还是民间几乎都是这么看顾柏舟和他的变法的。

但是林云涣却是个例外,他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沉吟了片刻后对着夫子说了十二个字:“堪称古之先贤,应为我辈楷模。”他说完,本来就安静的学堂更加安静了,因为本该出声讲课的那个人也不说话了。

夫子不是不想说话,但他着实是被林云涣这番话惊到了,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这么评价顾柏舟这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的。他怀疑林云涣听错了,把顾柏舟的名字听成了旁的,于是他不死心地问林云涣:“你可是听错了人?我刚才问的是顾柏舟,奸臣顾柏舟。”

林云涣一点头:“对啊老师,我没听错,就是顾柏舟嘛。”

夫子不震惊了,他这回是震怒了。他将林云涣痛斥一番后赶出了学堂。自此以后提起林云涣,老夫子也叹:“须得千年,方遇此等蠢材。”

林云涣因为一个评价被赶出了学堂,还得了夫子一个“蠢材”的评价,心里自然有些不快。

从学堂回来时他与温恭一道,想起老夫子对温恭的那个喜欢劲儿,他更郁闷了:“翰宁,老师说我是个不可救药的蠢材,可我觉得我不蠢啊,我只是言我心中所想罢了。”

温恭轻笑一声:“玉卿,你不蠢的。你心中所想亦是我心中所想。如果今天老师问的人是我,我会和你说一样的话。”

林云涣瞬间不郁闷了:“真的吗?你也觉得顾柏舟并不是个奸臣?”

温恭点头:“顾柏舟行前人不敢行之路,我自然钦佩不已。如今我朝外有西契,内有弊政,诸多忧患,已经远远胜过建宁年间。如若有一日,我位列朝堂之上,亦会做与顾柏舟相同之举。”

温恭虽然早慧,性格也内敛深沉,但他当年也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怎么也没有如今这般的城府,所以才让那时林云涣难得的从他这番话里窥得了一丝不寻常的东西。但对当时的他来说这些东西却过于模糊,像是隔了一层薄纱,朦胧不已。等多年后他再回想起这番话时,才惊觉,那一字一句,分明是温恭的野心与抱负。

平城最优秀的两个少年郎,一个恨不得立赴边塞,驱逐西契,收复失地,一个则是看到了弊端种种的朝堂,想要做完前人未尽之事,再兴变革。他们所求的,从来不只是一个功名而已。

上一篇:那一夜,他死了三回 下一篇: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