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职业技术学院(18)

作者: 一点咸鱼 阅读记录

“好,怎么不好了,幼儿园,一听就是教小朋友的地方!”夏老太太自然是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宝贝孙子的。

“那你来当幼儿园的园长,好不好啊,奶奶?”秦安远继续下套。

“幼儿园的园长,什么园长?你不会是叫奶奶这一把老骨头帮你看孩子去吧,不行,不行,我不去,干不了!”夏老太太的头摇的就像是拨浪鼓。

“奶奶,我的好奶奶,谁说需要你看孩子,不需要,既然是园长,当然会有园长的派头了。我就是想让你帮我宣传宣传我们的幼儿园,园里以后有什么事情的话,您老出面协商解决也比较有说服力,还有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怎么样,难道你不想体验一下当夫子的感觉吗?想一想,你说不定是我们大宣王朝,甚至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园长,说不定以后还能被记入史书中呢,你真的不想尝试一下吗?”秦安远使劲的忽悠着夏老太太。

夏老太太,听了这话很明显的心动不已,“那,要不我试试,不过,如果做不好了,你可要找好人替我啊!可不能让奶奶毁了你的心血!”

“放心,奶奶,你要相信你自己,真的,除了你,咱家就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秦安远一脸的你要相信我的坚定表情。

确定了幼儿园的园长人选,对秦安远来说,这真的可谓是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来到位于东青村最西边的东青山下,就能看到一排四五间青砖白墙的小院子。正是秦安远外公和爹爹用心血浇灌的青山学堂。

当初身为青山镇唯一的一位秀才,当林文博提出不再科举而是准备在家乡教书育人的时候,当时的青山镇众位乡绅虽然颇为遗憾自己镇子里没能出一位举人,但在改变不了林文博意愿的情况下,还是让他在青山镇选择一个地方建立学堂。

最后走遍整个青山镇周围的林文博最终看上了东青村的东青山下。不仅是因为这儿风景优美,离镇子很近,更重要的是这个村子里的人特别友善,经济条件也还不错,几乎人人都有一颗向学的心,最是适宜建立学堂了。

当林文博向镇里的乡绅地主说出了自己的选址之后,几乎没有遭到任何反对,就被同意了。不仅如此,众位乡绅地主还筹出了一笔修建学堂的费用。而东青村更是大方的把林文博看中的地方送给了他,不仅如此,因为东青山脚下的土地由于不适合耕种,所以在东青村里长还有几个族长的要求下,整个东青山下的地方都被划拨给林文博以作学堂之用。

历经半年,在众位乡邻的帮助下,青山学堂被盖了起来。砖瓦是镇里李氏砖瓦厂捐建的,木料村民从山里背下来的,桌椅板凳是镇子里所有木匠无偿打造的,可以说,青山学堂不仅仅是林文博一个人的,更是整个青山镇人的。

可惜的是,青山学堂成立了十几年,也就只出了秦世季这么一个秀才,童生倒是有二十来个。虽然没有了更高的成绩,但因为林文博一直秉承着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教出来学生现在也大多数成了各自家庭里面独当一面的人才。有的甚至还走出了家乡,去了他们的夫子都没去过的地方。

所以,在青山镇的大部分人看来,读书这件事,有条件的就必须读,不想着考举人当官,只要能认识几个字,能读懂契约,算的算数就是不错的了。所以,一直以来青山学堂的生源还算稳定。

但生源稳定就意味着没有了进取之心,所以这几年来,不论是从教学还是从学习上,不论是授课的还是上学的,大家的积极性都在消退。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所以镇上的王家要建立家学,甚至准备对外招生的时候,秦世季才那么压力山大。

所以当秦安远提出了这个办法,林文博和秦世季才能迅速的点头答应。

“奶奶,你看,这边两间学堂,是外公和爹爹教学生用的。而这边这两间,中间不仅隔了一丈多宽的距离,而且还长满了竹子,正适合用作我们幼儿园的学堂。”秦安远满意的看着眼前的院子。

这些长得高高壮壮的竹子正适合做学堂和幼儿园的天然隔离墙,这样两边谁也不会打扰谁了。

“灵宝啊,你看这边的这两间房子,已经好几年没用过了,这还能用吗?”夏老太太望着自己这边杂草丛生的地盘,再看看隔壁整洁干净的院子,蹙着眉头问道。

“没事,奶奶,我看了一下,整体框架什么都很好,我们就是找人除除草,清理清理就好,正好我还有一些想法需要重新布置这两间房子。等会回家我就先做做预算什么的!”相比自己奶奶的忧心忡忡,秦安远倒是淡定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