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职业技术学院(236)

作者: 一点咸鱼 阅读记录

“嗯,我也听说了。那些资料又多,而且前前后后十几年换了好几任人手。字迹模糊不清的,胡乱潦草的,硬是让咱们那些学长学姐们重新誊写整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仅如此,他们还重新做了档案管理,还把档案搜寻与保存的方法教给了衙门里的文书和账房,听说那个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其实更绝的要数会计班的学长们,因为这次的事情,他们重新计算了最近几年的赋税,然后发现......”

“发现什么呀?这里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什么内幕吗?”

吊人胃口的学生他爹是衙门里的捕头,所以知道的事情很多。他这一说,周围所有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发现咱们现在所用的那个赋税制度有很大的的漏洞,只要有心,很多税务都可以逃避。而且发现已经有人用这种漏洞逃了不少的税!”

“真的吗?还有这种事?太不可思议了!那最后怎么办?”

“最后,最后咱们院长说服了县令,索性以咱们长治县为对象,让咱们的学长们做了一个摸底统计,再结合这十多年的赋税账单,做了一个表,然后总结完善讨论,提出了新的赋税措施!”

“新的赋税措施?这怎么可能,这可是涉及国策呢!”

“对呀,大家都以为这是异想天开,虽然想法很好,但根本不可能执行。毕竟咱们现在用的赋税政策是开国皇帝订的,已经沿用了将近一百年了。要重新用这些个学生的想法,根本就不可能!”

“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可是........”

“还有可是?难不成这件事情还有什么翻转的余地不成?”

“哈哈哈,当然了!咱们院长也不知道怎么做的,竟然又一次说服了咱们那个谨慎稳重的县令,然后用长治县侯的名义和陈县令联名上奏,将事情的开头,过程,以及得出来的结论,最后学生们和老师共同商议出来的措施,这些都一一写到了奏折上。那奏折怕是有半尺厚!然后六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这应该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吧,那现在有结果了没有?”

“有啊,当然有结果了。这么一个奏折当然在朝廷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大家吵成了一锅粥!还是我们院长精明,提前就给皇上送了另外一封信,说是如果实在无法决断,可选一地作为试验之地,以待验证!”

“那试验之地,说的肯定是我们长治县!”

“当然!果不其然皇上这么说了之后,就没人反对,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下了!经过此事,咱们那个陈县令可是在皇上那都留名了!所以,对咱们学校的事情就更支持了!毕竟新的赋税政策的实行还要靠在咱们的学长呢!”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另外一个同学非常疑惑。

“那是因为我现在是学生自治会的宣传委员,所以咱们学校的这些大事基本上都知道一点。更何况这件事我们还要整理出来做成资料记录在咱们的校史里!”

“自治会竟然还有这种好处?”

“当然,还好当初我的文笔出众才能被选进去!你们也好好努力,争取下次自治会招人的时候你们也都能被选上!”这个同学一脸的得意。

“那你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没关系吗?不用保密什么的吗?”

“不用,反正过两天不仅长治县,有可能整个大宣朝所有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顺带着咱们学校也会因此出名的!”

“真的吗?那你的意思是你说的这件事将会出现在朝廷的邸报上?”

“你竟然知道?”那个学生看了自己的同学一眼,“你说的没错,改革赋税这件事,怎么说也是一件大事,尽管现在只是在一府一县之地进行试验,可这影响力丝毫不容小觑,朝廷当然会发行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

“哎,这样的话,咱们那些学长学姐们岂不是也要出名了?”

“对啊,所以真羡慕他们啊!”

“你看,咱们学校的建立有他们。现在他们那群人的名字不仅在校史里著了毕竟名,咱们门口大广场的石碑上也有他们的名字。现在他们还能出现在在朝廷的邸报里,而我们还什么都不是!”

“谁让咱们入学迟啊,现在就是让你出去做事,你也啥都不会啊!就像这次他们出去考察夏季灌溉的水渠,你能做吗?”

“怎么就不能做了?那看水渠有什么难的!走一走,看哪堵了,记一下;那需要修也记一下,反正不是什么难事!”一个家里是地主的学生一脸的不以为然。

“哈哈哈哈,你还真天真啊!如果真那么简单,那还需要咱们的学长出去吗?就咱们这学了几个月的人都可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