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职业技术学院(344)

作者: 一点咸鱼 阅读记录

“启禀皇上,微臣有本上奏!”从队列里站出来的是鸿胪寺寺卿,也是大宣第一技术学院第一批政治经济专业的学生。算得上是坐在上首的现任皇帝的学长。

当然,现在不能这样称呼,毕竟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在学校里学习的太子了。而是已经成为了万民之主的皇上了。

自太子登基之后,被秦安远院长亲自带领学习过的新任皇帝,对同门师兄师弟,甚至师姐妹们明显的更为信赖和倚重。朝堂上越来越多的技术学院学子占据了各个重要的部门和职位。这些都与秦安远当初设想相差甚远,但是天意弄人,发展到这一步并不是他能够阻止的。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这些学生能干事,干实事,能赚钱的本领,当然能赚钱是大家最喜欢的;所以从一开始的观望、到后面的参与,再到最后面的信任和依赖,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就让人再也离不得他们的本事与能力了。

朝廷上更是如此,在秦安远的提议倡导之下,平南王世子、靖远侯小公子,带领着银行、商会,从遥远的罗马尼亚帝国到天竺,从瀛洲、吕松、柔佛,再到昆仑、黑洲,甚至还到了从来没有人听说过的印第安洲,用不怎么稀罕的丝绸、陶瓷、香水、肥皂、琉璃镜等东西换回来了各种珍奇宝石,良种马匹、香料等;还找到了一年三熟,产量极高的占城稻,还有像泥疙瘩一样的被叫做土豆,金灿灿被叫做玉米的高产、耐寒作物,极大的缓解了人口不断增多带来的粮食压力。

现在的皇宫里,不仅皇上的私库装满了各种奇珍异宝,就连户部的国库里也堆得满满的;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情,特别是听说户部尚书已经上奏皇上要再修一个更大更好更坚固的国库用来装多的数不清的银钱。

“说!”皇上今年不过二十六岁,但再怎么厉害的朝廷权臣在他的注视下也不敢有一点点的欺瞒。

“启禀皇上,高丽、瀛洲、北漠、罗马等共计十三个国家还在坚持要让我们修改技术学院关于外国人入校的规定!对方提出了降低我朝商品进入他们国家商税,承认我朝□□上国的地位,并答应可以接受送质子入京,缴纳更多贡品,以及用他们国家很多独门秘计、珍惜品种等作为交换的条件!”

鸿胪寺寺卿将自己手上的东西递给皇上身边的大太监;那上面记载了厚厚的十几页的关于对方提出来的交换条件,有大宣朝垂涎已久的名种马匹和它的饲养技术;有秦安远早就想拿到的一些被他们本国王公贵族垄断珍藏的先贤笔记;还有对方带到大宣朝的各色美女;以及一些虽然值钱但在大宣朝并不怎么稀罕的金银珠宝、翡翠玉石等。

“这件事情已经商量过了,不行!下一个!”皇上想都没想,稍微皱了皱眉头就挥手说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且在皇上看来这些国家也纯粹都是想得美,想用那些对自己、对大宣根本没什么用,也没多少价值的东西换取大宣朝稀有学识和技术,简直就是不知所谓。难道他们不知道,就连大宣朝自己本土的学生为了能进技术学院,也是困难重重吗?拼学习,拼人品,拼毅力、拼志向,反而是家世、财力并不被看重;就这样,每年技术学院举行招生考试,都有将近三千人参加;而这三千人又是经过各地方衙门组织的重重选拔进入最终考核,而考核结束,又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顺利入学。

所以,如果自己为了这一点点的蝇头小利答应了这些国家的请求,不说别的,就那些等着准备参加入学选拔与考试的学生就能用奏折、报纸等言论将自己生生压垮;所以在自己的老师秦安远院长没有明确表示的时候,自己绝不会胡乱的接受别人的建议或者作出不怎么聪明的决定来。

“你说,这次我们能成功吗?”作为高丽王朝最受宠的李二皇子,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到大宣朝了,而每次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自己国家的学生求得进入那个让无数人仰望的大宣第一技术学院的机会。

可是即便他一次比一次心诚,带来的礼物一次比一次更多,也还是没有任何收获;而那些收了自己美女与财宝的所谓的大宣朝高官在面对这件事情上也总是支支吾吾,甚至给不出一个具体的答案。

“你说,如果在京都实在行不通的话,我们要不要直接去那个学院,最好是能碰见那个什么秦院长!我们直接向他提出请求,可不可以?”瀛洲皇太女才从自己的某个入幕之宾口中得知,在有关技术学院这件事情上,传闻中的秦安远院长比所有人都更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