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穿成北静王(40)

其实这份礼物尚算用心,水溶感觉良驹应该是宝钗做主加上的。据王栋说,送来的马虽不算上乘,但起码都是正经军马,不是挽马驮马。而薛家的生意又从来不包括军资,能有这份心思,已是难得。

一瞧水溶这态度,冯紫英便知道王爷压根就没想计较,他在松口气的同时又道,“薛大于王爷无礼,转天我就在……”话没说完,他就被身边的卫若兰捶了一记。

卫若兰心道:你是喝多了!还想火上浇油不成?

然而冯紫英的未尽之意,水溶听得明白。他笑了笑道:“他是他,咱们兄弟交好归咱们的,两码事。”说完,他瞧了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史家大公子一眼。

史家会给湘云挑了卫若兰,一点也不奇怪:史家大公子与卫若兰基本是一个画风,不生事不挑事。

怎么说呢?按照水溶的理解,湘云跟长得好又性情温柔的表哥宝玉朝夕相处,少男少女之间生出些情愫再寻常不过,然而这份情愫跟宝黛之间的“非卿不娶非君不嫁”可是差远了。原著里湘云好像就对自己跟卫若兰的婚事相当满意,小夫妻俩婚后感情似乎也很不错。

反正水溶是不认高鹗续书里的这部分情节,什么“卫若兰得了痨病,湘云早早便落得个守寡的结局”,而是觉得曹雪芹原意该是卫若兰与湘云夫妻情深,无奈卫若兰领命出征,常驻边疆,有情人不得不分隔两地,常年千里相思。

水溶眯了眯眼:亲身接触过后,他发觉宝玉本质不错,花点力气他一准儿有救。他便想着没事儿就拎宝玉出来,跟一群有城府有心计的哥们混一混,离他那对目光短浅又自私无比的爹娘能远就远点儿。

今日再看,虽然只能是管中窥豹,他也觉得史家很不错,卫若兰他家就更不用说。这几位青年才俊若能早早让他拉上“贼船”,岂不美哉?

这还真不是水溶自我感觉良好,而是眼前少年们各个头顶一坨绿,他没想法真的说不过去!

想到就做,趁着家里还在大兴土木,一时半会儿他也不打算再攀科技树,就隔三差五地邀请冯紫英等人出门来坐坐,拉拉关系吧。

话说水溶与一众青年才往来交际,皇帝看在眼里却没放在心上:北静王与年纪相当的世交家的公子往来……他们关系再好十年二十年里怕都顶不上用!因为这些人家家里的老狐狸可都活得好好的,轮不到小辈说了算。而十年二十年后,北静王府还在不在都两说,皇帝对自己有信心。

而北静王与故交家的小辈交好,这个八卦还是吴贵妃特地说给皇帝听的,说完她就笑盈盈地补了句自己的看法,“北静王想得长远,可……未免太长远了!”

皇帝深爱吴贵妃,这份默契正是关键。皇帝闻言龙颜大悦,抱着吴贵妃就道,“爱妃最懂我!”

吴贵妃始终都没重视过北静王,因为北静王实在是太年轻了。

吴家现在的目标是西北:如今最能挣银子的大宗贸易,一个在东南沿海,一个就在西北诸省,北静王那位于东北的封地再大,因为没甚油水,目前谁都看不上。

这回不知是皇后还是贾妃出手,要把北静王那位未婚妻弄进宫来,吴贵妃心知肚明却不会阻拦,而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思:因为皇帝默许了。

那姑娘可是自愿进宫……夺妻之恨端看北静王能不能忍下了。

吴贵妃也知道北静王府其实并不愿意履行婚约,能甩个包袱,北静王府大约是挺高兴的。但是这事传出去,外人不明就里,风言风语讥讽嘲笑只怕少不了,就不知到时候北静王作何反应……想到这里,吴贵妃倒在皇帝怀里,笑得越发灿烂。

吴贵妃的小算盘,水溶一概不知,就算知道也无所谓:他在要顺了订婚对象她家心意的时候就做了应对流言蜚语的准备。

身为现代人,怎么可能低估舆论的影响力?

却说目前暂时风平浪静,水溶在一个月里第三次见到冯紫英的时候,冯紫英直接当着几个哥们向水溶赔罪,“我三舅应是应了,只是他昨天出门云游,归期不定……”

水溶一听就知道里面有故事,“嗯?怎么说?”

冯紫英面露尴尬之色,“我大舅来了。”

按照冯紫英所说,他大舅就是个标准形象的封建家族大家长,严肃且严格。冯紫英他三舅是幼子,打小就聪明……聪明的孩子往往就没那么乖巧听话。

冯紫英他大舅是二甲进士,如今进京为述职,眼见着任满就要做京官了。横竖此时没什么外人,冯紫英把自家事全“秃噜”了,“外公不在,大舅管教起三舅不会手软,三舅就闻风而逃,我母亲一点法子都没有!我爹……他还给三舅提早透露消息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