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179)

一如池宁的猜测,没有错,念平帝这回确实是在暗中准备开个大。

为此,念平帝开始了第一步的铺垫——

在为众藩王和世子准备的接风洗尘的宴会上,念平帝像是“突发奇想”般,点了太子闻宸来,表示要考校一番,当着文武百官和藩王的面。

念平帝此举的目的,只要不傻,都能看得懂,他想要让大家看到太子“愚钝又不堪教化”的一面,再搭配流言蜚语打舆论战,给天下人一个“太子闻宸根本不配为太子”的印象。怎么说呢,三年的时间,也就让念平帝成长到这一步了。

他连他最基本的对守礼的坚持都失去了,彻底变成了蝇营狗苟的小人模样。

池宁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但还是不免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说真的,要是念平帝能一直坚持他的守礼,池宁说不定还会在心里敬他是一条汉子。但这个世间大抵如此,难得的从来都不是某一刻的原则,而是能把这原则天长日久的坚持下去,不会因现实的打磨而改变初衷。

念平帝就没有顶住。

也……再次感谢念平帝变了,在权力斗争中失去了他唯一的优点,让池宁对搞他下台更加不可惜了。

念平帝这个舆论战的算盘,与他过往有过的种种操作相比,已经很厉害了,但站在他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那就还是有点上不来台面。因为都不需要王洋、太后等朝中人尽皆知的□□出手,还不到十岁的太子自己,就已经四两拨千斤地给解决了。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念平帝叫太子出列,张口就问他最近在读什么书。

人所共知,太子还没有出阁,也就没有配备正式的太子三师三傅的班底,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也许连字都认不全,你又能指望他在看什么书,说出多少东西呢?

念平帝这明显就是在为难人。

但太后等人又不能用这点站出来为太子辩驳,或者去呛声念平帝,因为这样就是他们不打自招的承认了太子的不求上进和不学无术。

太后看着念平帝的眼神逐渐不善了起来。

池宁给太后翻译了一下:这才三年,你又来了是吧?很好,你号没了!

不管铁血太后准备后面怎么整念平帝,眼下太子面临的窘境是真实存在的,而这一次,再没有人可以替他解决困难,他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小小的太子,穿着厚重的朝服,头上的冠帽压得他好像都没有办法抬头,一如宴会上这些注视着他、给了他极大压力的诸方视线。

这不仅是一场来自念平帝单方面的打压,也包含了来自诸方势力的审视,他们袖手旁观,为的就是看看太子会如何应对。

一个自己有能力的太子,总比一个事事需要依靠太后、宦官的太子要讨喜。

而所有真心实意支持闻宸的人,都不禁为年幼的他捏了一把汗,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孩子来说,这样的压力都太大了。但太子注定不会也不能成为一个普通孩子,他,生而不凡,在享受到别人所没有的权利的同时,他就要付出对等的代价。

太子看上去好像很努力地想了一下,这才略显勉强地躬身,对酒宴上高坐龙椅的念平帝道:“回皇叔父的话,侄儿最近在读《成祖起居注》。”

成祖是太祖的儿子,与太祖一同南征北战打过天下,谥号里便破格也有了一个“祖”。

在太祖当开国皇帝期间,成祖自然就是太子啦,他是大启的第一个太子,一个年岁其实已经不小的老太子。老太子人老心不老,闲来无事,在东宫里住着,也捣鼓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出来,好比……自己给自己的起居注添加插画。

起居注就是记录帝王言行的一种特殊文体,一般只在皇子当上皇帝后才会开始由史官进行记载。

成祖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帝王,又因为大启当时刚开国,很多东西都没那么讲究,于是他从太子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起居注。

成祖觉得只是冷冰冰的文字,并不足以表达出他的文韬武略,非要撸袖子下场,亲自给文字画起了插图。

以及,是的,成祖这个人除了擅长打仗与作画以外,还十分地自恋。他当了皇帝,迁了都,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太子时期的杰作起居注,死前都不忘交代儿子,要把他的起居注一直这么世世代代地放在东宫,供后来的子孙学习瞻仰。

别问能瞻仰到什么,问就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成祖死前对儿子说的原话是:“朕这一死,你就可以轻松一些啦,不用再被拿来和独一无二的朕进行对比,但你同时也就失去了朕随时随地的智慧启迪。不管没有关系,朕这么聪明,早就准备了起居注,若你,不,朕的子孙后代,都能从起居注中窥得朕的一二风采,也够受用终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