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医生太懂我了(267)

作者: 转角吻猪 阅读记录

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了,想来犯罪嫌疑人早已经逃离了苏南,但案子依旧是要破的,现在的社会舆论极大,几乎全苏南人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的进展。

市委、市政也对此高度重视,悬赏十万元征集破案线索,也给刑侦队增加了力量,成立了六十人的破案专组,罗前担任副组长,进行地毯式地排查。

在线索缺失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看似笨拙,却是最有效的。

上百民警在阳嵩镇周边设卡排查,因为缺少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影像,只能通过走访摸排这样地毯式地搜捕来寻找线索。

初步的判定是外地流动人口作案,于是挨个清查了全市旅馆,追查每一个近期进出阳嵩镇的外地人,查找近期离开苏南的可疑人员。

凶器没有留下,但通过伤口不难反推出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刀具。

于是警员们又走访了当地所有的五金店、商场、超市等。

这种排查工作是最最累人的,而且万一方向错误的话,相当于是白做工,却又不能不做。

……

这些天里,罗前几乎没有休息过。

中午,他刚排查完一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盒饭,在路边坐下来胡乱扒了两口,便点上一支烟吧嗒吧嗒地抽。

想了想,他拿起手机,给元嘉发了消息。

罗前:“最近的事你都看了吧?”

元嘉:“看了,不好找吧?”

罗前:“鸡贼的很,啥证据都没留下,找人跟挖地三尺似的,怎么找,你有好建议吗?”

元嘉自然有关注新闻,但新闻的报道和警方掌握的线索自然是有很大差别的。

破案属于内行人做的事,罗前不告诉他,他也不会去问。

元嘉:“怎么样?”

罗前想了想,便把一些现场勘察的照片和已经掌握的线索跟元嘉提了下,之前那次两人比赛推测人的职业,他可是输得够惨,不过也对元嘉的精准判断印象极深。

相对吴教授给出的画像,他更相信元嘉的判断。

一个真正优秀的刑侦人员,思维一定不是死板的,只要能破案,任何帮助都是可以借助的。

很快,元嘉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断。

“男性,年龄大概三十到四十左右,身高一米七左右,头部有伤疤,皮肤较白,身材较瘦,脸型较宽,斜眼,眉毛浓密,鼻子扁平,留着薄薄的胡须。”

“有根据吗?”

“猜的。”

罗前没好气地回道:“少添乱,滚滚。”

元嘉没骗他,确实是猜的,都说相由心生,元嘉便是由对方的心理反推出对方的长相来。

误差自然是有,同样的心理画像,元嘉比吴教授的更详细许多,而且也有不同,吴教授觉得对方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而且长发、牙齿不齐等,这在元嘉的给出的画像中没有体现。

心理侧写需要非常广的知识面,各领域的知识都要涵盖极其出色,体验或者经历得越多,那么做出来的心理画像就越准确。

但心理画像是基于行为统计学的,有点类似于‘经验’的存在,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警察,能一眼看出来谁是小偷一样,同样也会存在个体的误差。

元嘉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度,但百分之三十还是有的。

不要小看这百分之三十,吴教授对他自己的心理画像把握度甚至都不到百分之十。

罗前说是这样说着,但还是认真地把元嘉给出的外貌特征记下来,作为最好的朋友,他知道元嘉自然不会拿他来开玩笑,他既然这么说了,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元嘉:“画像的话,你简单参考下就行了,我再给你一些有根据的判断。”

罗前:“说。”

元嘉:“他有严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不认为自己有病,也不需要治疗,这也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最大的潜在危害和难以治疗的原因。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经常会做出违法的行为,比如偷盗、打架、抢劫、伤人等等。

性格极度利己,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或者乐趣,不惜伤害他人。

性格冲动鲁莽,做事不考虑后果,暴躁易怒,极其不负责任。

哪怕在做出损害他人生命或者利益的行为之后,他们也没有悔过之心,反而认为是对方愚蠢或者罪有应得,用‘生活是不公平的’等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反社会人格障碍在正常人中的发病率是很低的,但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发病率可以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比如监狱、戒毒所、高压司法环境、或者经济贫困、迁徙等社会文化中的群体。

同样的,脑部的创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患病的风险,尤其是年幼时受到伤害,但父母等人比较冷漠简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