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经年杳杳(95)

作者: 雪满头 阅读记录

谢杳以扇掩口故作惊讶,眸中却是盈盈笑意,“这怎么还能闹到宁王头上来?京兆尹这差事委实做得不好。”

在她身边儿的於春雪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她这幅样子莫说宁王,便是於春雪看了也很想把她按到地上打一顿——思及此於春雪飞快抬眼瞥了一眼沈辞,又看了一眼几乎与谢杳寸步不离的雁归,罢了罢了,有些人还是动不得的。

说话间,外头的声响格外大些,宁王低喝了一声“郑统领”,郑统领闻声进来,单膝跪下,犹豫了犹豫道:“殿下,灾民情绪激动,吵嚷着要见您。”

宁王还不待开口,太子便道:“孤的皇兄乃是千金之躯,万一被冲撞了,哪个担得起?”他似笑非笑看宁王一眼,“郑统领这话说得,便是叫皇兄左右为难了。这倘若不见,岂不是不够顺应民意,不忠于万民,即是不忠于天下,天下是父皇的天下,这岂不是要陷皇兄于不忠不孝?”

太子这段说得极快,罪名一摞一摞往宁王头上按,乍一听竟还觉着有几分道理。

郑统领分明就没有这个意思,且私心来说也不想宁王出去直面这些授人把柄,闻言愕然抬头看着太子,欲言又止。

宁王被这话一逼,是非出去一趟不可的了,这回连太子的话都没有心力去回,只沉声道:“开门。”

朱红描漆金铆钉大门从两侧缓缓拉开,外头乌泱泱的人群静了一霎,愈见躁动。

宁王步出去,身边儿跟着的近卫便高声道:“见了宁王殿下,还不跪?”

灾民被这一呼喝,条件反射地跪倒在地,哭诉声一声高过一声。

谢杳从门后望去,宁王这座别院就连门前的空地亦是打扫得纤尘不染,两旁种植的花草长得规规矩矩,一眼就知是被专人好好打理的。实则不止是宁王,这满京城里哪户大宅不是此般模样?

而门前这一大群人衣衫褴褛满面灰土,个个儿面黄肌瘦,与此地格格不入。

宁王叫了起,本是想先讲两句道理,可惜他忘了底下这些可不是他素日往来的那些朝臣,而是些兴许连大字都不识几个的白丁,哪儿听得了他这说法?

他一席话实则没几句,却屡屡被打断,眼见着灾民情绪又激动起来,他的声音已然压不住,宁王当机立断令几个小厮将银钱散发下去。

这招显然奏效得多,人群的议论声小了不少。

谢杳在门后掂了掂手里的扇子,抿着嘴往远处看。

在她视线所及之处,又有灾民往此处靠拢,三三两两走在一起,或是互相搀扶,或是各自赶路,但观之数目却是不少。

谢杳又低下头去研究团扇上的绣花——送礼这事儿,一道礼怎么能显现出诚意来?

因着不断有灾民加进来,外头的声音一阵儿吵过一阵儿。早先安插在灾民里头的人开始活动起来,本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挑事儿态度,字字皆落在痛处上。

当一群人聚集之时——尤其是一群穷途末路到光脚不怕穿鞋的人,其中绝大多数便失了思考的能力。这时候,只消几句话煽动,就如同将明火丢进干柴堆,“轰”一声,火焰便能吞了人去。

而愤怒的情绪是极易传播泛滥开的,群情激愤丧失了理智的人群,能做出什么事儿来都不必太惊异。

宁王这边儿还未来得及有什么举措,局势便要控制不住。宁王手下的人无法,无论如何总得先护着主子周全,便往门后退,预备着先退进门内,将门一关,安危有了保障,后面的事儿再从长计议。

有眼尖的灾民看出了他们的打算,整个局面愈发失去控制。

就在这时,忽的有一人摇摇晃晃从人群中走出,还未让人瞧清他的面容,他便声嘶力竭地大喊了一声,声音凄厉,嗓音拔到高处无以为继劈裂开,听的人耳膜都跟着震得疼。

他陡然向宁王冲过去,宁王身边的近卫反应也快,几个人紧紧贴着宁王身前,将宁王围在身后,拔刀出鞘。

可那人却是一头撞在了大开着的一扇朱红描漆镶金铆钉大门上,血顺着朱红的门漆蜿蜒而下,滴滴答答落在石板上。

那人的身子软下来,顺着门缓缓滑落在地上,这一撞力道极大,人已然是面目全非。

谢杳端详那团扇上的绣花时,沈辞便不动声色地到了她身侧。几乎是在那人冲过来的一须臾,沈辞抬手覆上她的眼睛。

谢杳眼前被那只温暖的手挡得严严实实,只听得一声沉闷的巨响,也猜出了个大概——她一早也便预料到了会有如今这一幕,又或许说,这一幕合该是她隐隐所期盼的那样。只有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了,宁王才会栽得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