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出书版)(26)

所以,后来某天,当我看到某篇文章里写着“夫妻恩爱是最好的家教”时,我深以为然,以及想到:好的家教,或许也是二十多年后,夫妻恩爱的铺垫。

于是我跟呆哥商量:“以后,咱们在家里聊婚姻话题的时候,尤其是在孩子们面前给彼此的朋友牵红线的时候,不要再用‘我认识这个小伙子父亲是身家多少的、母亲是啥级别的、他自己在某某很牛掰的单位工作、年薪多少万、有房有车无拖累’这样的句子开头,咱改说‘某某姑娘人品特别好、某件事反映出她懂得关心人、某件事说明她心地善良’这样的句式行吗?孩子们在成长,很多观念都是点滴于心,外化于行。等他们长大了,无意间变成你不希望的那个样子,你再教训他们都晚了。”

呆哥点头,也感叹:“要么说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呢。有些观念是得慢慢渗透,不然等长大了,逆反了,你说也晚了,就等着吵架吧。”

说这话时,咚咚三岁,叮叮一岁三个月。

早吗?其实不早的。

因为我们要说的那些对善良品行的关注,并不仅仅惠及爱情。

还有人生。

价值观:奋斗不会没有路

某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的话:“昨天看一篇文章,说成功者80%靠的是人际关系。这类文章特多,老是让人以为只要拉关系就能成事。可一个人如果自身没有气场(潜质、能力、性格魅力等),关系网是不会罩到你身上来的!”

我深表赞同。其实每当看到那些功利性言论,我也觉得其中所传达的价值观有待商榷。虽然俗语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但真正蹚出那条路的,还是自己的脚——自己不奋斗,没有立足之地,常年求人而无法帮人的结果一定是渐渐被人疏远;自己耍滑头,缺乏诚恳的待人之道,朋友们忍得了你一时未必会忍你一世;自己负能量,用牢骚和抱怨博取同情,时间久了只会让人感觉相处不快从而避免深交。

说到底,此类言论流传,不仅误导正在奋斗中的年轻人,也同样会颠覆孩子们的价值观。

举个例子。

我认识一个男孩子,90后,小我十岁,从小喊我一声“姐姐”。

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官员,执掌两个不同的实权单位,就我们那个地级市而言,算得上是显赫之家了。从他小时候,两家人聚会,我就常听他妈妈一边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一边道“没考上,委培吧,我跟X中校长是党校同学,委培费也交得少”“实在不行就出国吧,反正咱家又不缺钱”“他没女朋友呢,咱这样的家庭,不急”;而他爸爸会一个接一个地讲政治笑话,还会自编各种时事段子,多年后我才发现原来他一直走的是周立波的路子,可偏偏后者的段子常常针砭时弊,而他的段子只让我觉得猥琐晦暗。

小男孩就在这样的语境里渐渐长大,大学没考好,去了邻市一所三流大学读国际贸易学。他毕业后意料之中回到父母的羽翼下,父母在退休前拼尽全力把他安排进某大型国企,看上去,这的确是很多平民子弟可望而不可即的路途。

可是只有我这样的旁观者知道,脱了那身笔挺的工装,他的所有时间都是宅在家里——他可以几天几夜不洗脸、不出门,因为从小什么都没缺过,也没有什么很想买的东西,偶尔逛逛淘宝,一般都是去买游戏点卡;他不读书不学习,因为觉得学了也没用,何况学习是如此辛苦没意思;他没有女朋友,因为前后几个来相亲的女孩子都嫌他“看上去懒洋洋的、腰围太粗”;找他聊天压力更大,因为他的言论已经越来越有其父之风,甚至时常拿着谣言当节操……他没有奋斗的目标,也没有奋斗的愿望,更没有奋斗的力气,他才二十四岁,可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好像一根老化的皮筋,失去了属于青春的韧性。

而另一个男孩子,也是干部子弟。但我认识他许久后,才从别人口中知道他父亲就是本省新闻里常常出现的那个人。他给我的解释很实在:“其实就算我不说,学校里的老师、领导那里是瞒不住的。或多或少,总能得到些额外的照顾。我要往外推,那就是不识相。所以我只能更加用功地读书,要第一批过四六级,要自己考研考博不保送……我就是想让这些没法推脱的‘照顾’在我的奋斗过程里占的比例少点。我比别人的起点高,我就只能更努力,这样,到我比别人取得更多的成绩时才不会让人说三道四。”

说这话时他博二,每天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据说一旦项目成功,会填补我国海洋开发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

那天晚上,回家后,看着眼前嬉戏玩耍的儿女,我想起曾在小说《纸婚》里,借主人公顾小影的口,对她在省直机关工作的丈夫说出来的那句话:将来有一天,即便你是从处级干部的岗位上退下来,我也同样感到很自豪,因为我可以坦然地对我的孩子说“你们的爸爸,这辈子的每一步,都是凭借他自己的力量”。

时隔四年,当我真的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却想:将来有一天,无论我们自己能走多远,无论我们从怎样的级别、怎样的岗位上退下来,我们给儿女的印象,都要是一个手不释卷、奋笔疾书的自己,而不是市侩钻营、狂妄轻浮的自己。

日常里,言谈间,我们能传达给孩子们的,应当是关于“奋斗”的正解——奋斗是青春的别名,哪怕你运气好,哪怕你平台高,可若失去坚持奋斗的信念,辜负的不是父母,而是你自己;或许你奋斗了却仍然走投无路,那不是奋斗的错,而是方向的错,换个方向奋力走,希望在转角。

结语:关于未来

关于未来,我们有那么多的想象。

想象他们渐渐长大,背上小书包,踏进学校的大门。上课要认真听讲,胳膊交叠放桌上,每天有很多很多作业,放学排成一队戴着小黄帽东张西望地走。或许会犯错误被老师批评,或许被升学压力抢走节假日而牢骚满腹,或许像我们一样早早地戴上眼镜,却仍要在题海里拼了命地游。游了一年又一年,泅过高考的河,还有考研的湖、求职的海。摆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一路坦途,反倒是跌跌撞撞。跋涉的过程中,他们会受伤、会哭泣、会失望,可那才是年轻时的财富不是吗?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见的世界,是用自己的脚丈量的路。

他们有很漫长的时光可以用来碰触这现实的世界、扑朔的局,所以,在他们还不需要直面这一切的时候,留些纯真,留些期待,这有什么不好?

毕竟,我们都曾从童年走过,我们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沐浴着《七色光》;我们曾经天真烂漫,为酸梅粉、跳格子雀跃欢呼;我们也做过植物标本、潜望镜,盼着长大能成为科学家。我们有至今都在回忆的童年,不单是因为那些属于玩具、歌曲、食物、游戏的共有符号,而是因为难忘那些撒欢调皮的岁月里,纯净的心情。

就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留给孩子们吧——比高档玩具、名牌衣饰更宝贵的,是爸爸妈妈恒久的爱与真诚。

以爱的名义,用真诚的心,告诉孩子们一个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最好的未来!

备忘录:姐弟俩

【姐姐两岁整】两周岁的咚咚给我讲故事:“湖边有棵木瓜树,树上有个洞,洞里有乌鸦和她的孩几(子)们……”好吧,我翻译一下:《咕咚来了》里说湖边有棵木瓜树,《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面有个洞,《狐狸和乌鸦》里说树上有只乌鸦和她的孩子们……真是……太混搭了……

【姐姐两岁两个月】今天,当我正在试一件新衣服的时候,咚咚仔细看了我几秒钟,而后认真地说:“妈妈你真瘦!咚咚也瘦,妈妈和咚咚一样!”我当即激动地亲了闺女一口!我的大姑娘啊,虽然你的审美出现了一点点误差,但你是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的孩子啊!有女若此,夫复何求?

【姐姐两岁两个月】“妈妈你在干什么?”“在工作。”“不是吧?”“是。”“是吗?”“是!”“真的不是吧!”“真的是!”“哦……”“咚咚你的理想是什么呀?”“啊?”“就是你将来想做什么呀?”“哦……想做新娘纸(子)!”“做什么?”“新娘纸呀!咚咚要做新娘纸!”新娘子么……我不得不说,闺女你真是太有理想了!

【姐姐两岁半】周末的下午,跟叮叮聊天,我说:“叮叮你将来得陪妈妈和姐姐逛街买衣服啊,等你有媳妇儿了,妈妈也给你媳妇儿买漂亮衣服好不好呀?”叮叮懵懂地看着我,没有反应。一旁的咚姐听到了,凑过去摸摸叮叮的脑袋,深情嘱托她弟:“叮叮乖,将来陪妈妈、姐姐逛街,买媳妇儿吭!”我惊了,“买媳妇儿?”咚姐笃定点头,“买媳妇儿!”呃……这个……咚姐,贩卖人口犯法吧?

【姐姐两岁半】周末,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去看小蜜蜂。我提前请示咚姐:“要不要带叮叮?”她摇头,“不要!”“为什么?”“他太小!他长大上了幼儿园才能去!”呃……又歧视婴儿……好吧,我继续问:“你知道小蜜蜂会酿蜜吗?”“知道啊!”咚姐淡定地告诉我,“小蜜蜂会尿尿,然后我们舔一舔,是甜的!”啊啊啊我的大姑娘……你让爱喝蜂蜜水的娘亲情何以堪……人生观都坍塌了啊!

上一篇:十年花开 下一篇:纸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