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也别想拦着我搞基建!(287)

虽然这个年轻国王自己都感觉有点不靠谱,但是想了想,他还是抱着‘万一泰锡人傻了同意了呢’这种想法写了一封信,想要借泰锡的神子。

“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会提出这样无理的请求。”泰锡王生气地斥责来使这是痴心妄想。他都已经免费送出去很多克服疫病的方法了,还允许其购买药物,他居然得寸进尺?

的确,来使是献上了很多财物,还投其所好地献了许多异国情调的美人,但是国王陛下盛怒,财物收下,美人也收下,答应却是不可能答应的。

这会儿也没有不斩来使的规则,直接把人拖下去关地牢里去了。

回信?不回!让他等着吧。

之后北国新上任的国王又来了信,这一次他没有试图借走泰锡的神子了,他来借医生,借神子一手教导出来的那些医生,还开出了让人难以拒绝的条件。

对此云泽是一无所知的,他最近小日子过得挺自在,这会儿正盯着工匠用滚轮印刷之前编写的儿童故事和之后编写的传奇故事。

如果他暂时无法让学校落地开花,是不是可以先让这些带着后世思想的故事流传于泰锡,进行教化呢?

之前云泽想过弄一个巡回剧组下乡表演传播智慧。但是这样做,成本太高不说,效率也很低。这个时候他就想到了一个本地就有的职业:吟游诗人。

云泽把曾经跟着他去港口的书记官找来。他说自己记录了很多故事,果然有很多,家里放了几排架子,并且什么类型都有。有正经宗教传说和民间故事,有各类粗俗笑话和小黄文,各种小故事,云泽的故事当然也占据了一个角落。

这要是给他出版机会,搞不好是个格林兄弟。

云泽现在就是要给他机会,将一些比较偏教育意义的故事整理出来,编撰成册,交由吟游诗人四处传颂。

这个书记官非常激动,他有署名权,还有润笔费。

这些故事编好之后,开篇就会提到,是他寻找并且编写成一册故事的。而且云泽给的润笔费也很足,差不多是书记官一年的工资,这对他们家庭也算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了。

书记官选出三百多篇故事,云泽剔除一部分过于低俗的,性别歧视的和恶意贬低底层人民的,然后删改掉一部分过于血腥暴力的内容,这些故事就被确定下来。

这最后确定的两百多篇故事和云泽自己的两百多篇故事放在一起。他最近还根据南方蝗灾的真实事件写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虽然有一点悲剧性,却以小见大,打动人心。

它被分为春夏秋冬四册,春之一册多是歌颂爱情、亲情和友情,夏之一册多是教导人们遇到麻烦如何行事,秋之一册赞颂智慧、勤劳、节俭、勇敢。冬之一册多是对恶人的惩处,和人为恶的下场。

在这些故事里,他第一次提出了‘家国天下’的概念。

第123章

这个时代的国家观念并不强, 总觉得国家是王室和权贵的国家,和他们平民的关系并不大。

究其根本, 是文化原因。

泰锡少耕地, 多牧场, 没有农耕民族那种团结一致去克服某种巨大困难的传统和习俗。这一次去南方抗击蝗灾算是极其新鲜的尝试。

新鲜在哪里?新鲜在全民参与,上至国王和大臣, 下到平民百姓,全员都在为一件事努力, 这个过程中,集体荣誉感就慢慢产生了。而后期他们击退虎视眈眈的敌人和可怕的蝗灾,这种荣誉感一下拔高到了某个层次。

不是说一个能保持生命力的国家,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文明。只是说, 一个统一的文明更容易生存下来。

这个文明是这样的, 这片土地上,他们用着一样尺寸的工具,说着一样的语言, 用着一样的文字,学习一样的理论……

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制度,哪怕换了衣服和头发, 一说话就知道你是‘泰锡人’的制度。

他们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就是‘我是泰锡人’。

云泽就想用这种传播故事的方式, 让大家加深‘我是泰锡人’的观念。

那之后,云泽决定开设一个免费的‘吟游诗人辅导班’,教学时间确定为晚上, 地点则是剧场。他知道很多吟游诗人会进来看剧场,为了记住这些故事,将其变成自己故事储备的一部分,以后带去其他地方赚钱。

云泽需要他们传播故事,他们需要云泽提供的素材,互惠互利。

这些吟游诗人是库里的流浪者,云泽找他们就花了不少时间。主要是询问街面上跑来跑去的小僧侣和巡逻队。

去找这些吟游诗人的是演艺班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也要跟着学习的,他们在学校主要学习表演、乐器、歌谣等等。他们出来之后若是成为吟游诗人,也是一个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