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芬芳六零年代(170)+番外

  娉婷听他这么说当然同意,反正只要他没受什么严重的伤就行。

  翟仲凌帮她从地上把买回来的东西捡了起来,穿的用的放进房间,吃的东西拿到了厨房。娉婷又关照了亮亮,让他在院子里玩就好,千万不要到处乱跑。

  “孩子什么时候生的?我记得预产期是十月份?”回来到现在,他既没看到孩子,也没看到卞颖芝,早就想问清楚了。

  “双胞胎嘛,没到足月就生了。出来早点的是女孩,出来晚点的是男孩,刚生出来看上去小小的,喂了两三个月的奶就长得白白胖胖了。我给他们起了小名,女孩叫平平,男孩叫安安,至于大名,就等着你回拉回给他们起呢。”

  因为孩子出生在特殊的时期,翟景升也没揽下给孩子取名的事,这也是对儿子翟仲凌能早些回家的一种祝福吧。

  翟仲凌听了点点头,他能想象当时的场景,绝对不像娉婷说的那么轻轻松松,从孩子的小名就能看出来,她当时内心是多么担忧和焦虑。

  “两个孩子呢?是被妈带走了?”他一回来就去了部队,先向首长做了口头报告,等报告结束,首长让他先回家休整,其他事情明天再说。他一路赶着,想快些回家,谁知道家里根本没有人在。好在很快娉婷就带着亮亮回来了,不然他真要发疯不可。

  “我生之前妈还去潘阿姨那把巧梅接过来帮忙,等孩子三个多月的时候,想着巧梅肯定是要回去的,妈一个人也照顾不了那么多孩子,我就和妈商量,要不把平平和安安带回北平,那里爸妈熟悉,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带孩子更容易些,就是想找个人帮忙也比在金陵容易。她也就同意了,最后是姐过来接的他们。后来巧梅也一起回了北平,说是北平离她老家近,她想家想孩子,就和妈他们一起走了,在家里帮着妈带平平和安安。”

  娉婷一股脑的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翟仲凌听后点了点头。

  “等会我出去打个电话回去,晚饭你看着做就行。”回来后还没有打电话回去报平安。本来以为卞颖芝也在金陵,既然她带着孩子回北平了,他怎么样也要说一声才行。

  “行,那你快去吧。”她看着翟仲凌回来衣服还没来得及换,就风尘仆仆的跑来跑去,心疼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踏实感。起码她知道他在哪里,在做什么,而不是远隔千山万水,想知道也无从知道起。

  今天翟仲凌回来了,按理说应该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饭,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买回来的盐水鸭和板鸭外,家里也存什么菜,只好拿现有的食材将就着做几个。

  除了答应好亮亮的煎鸡蛋外,娉婷又另外炒了两个蔬菜,还把买回来的板鸭和盐水鸭切了切。前阵子买的馒头还有几个,娉婷一股脑拿出来放到米粥锅上蒸,这样等米粥煮好了馒头也就能吃了。

  等晚饭做好了,翟仲凌刚好到家,一家人坐下来,算是简单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我之后几天可能比较忙,晚上你和亮亮先吃饭,也别等我回来。如果年前能忙完,我们就回北平过年,要是忙不完,那就年后再找个时间回去一趟。”刚从前线回来,局势还没有完全清晰,两国只是暂时停战,一旦邻国再发生挑衅,国家势必还是会派出军队。不过这些没确认的事他也不会和娉婷说,免得她又担心受怕的。

  “另外我的工作可能会有调动,现在还不确定,不过你在文工团的关系,到时候可能会随着我的调动转移。”这次在前线他又立了战功,不光要调动军区,连军衔也要跟着升一升了。

  “嗯,这个家里之前也和我说过了,反正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从她入伍开始就一直待在战地文工团,心里自然是极有感情,可现阶段对她而言,还是家庭更加重要。只是可惜了陈婷,本来以为她留下了,两人能长久的在一块,现在看来,还是过不去“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道坎,等她知道了,非要着急不可。

  说完了正事,翟仲凌也没有冷落儿子,转而问起了亮亮他生活里的一些趣事,亮亮也乐于分享的说了不少。

  饭后,翟仲凌洗碗,收拾厨房,娉婷则去卫生间给亮亮先洗漱。卞颖芝回了北平,晚上亮亮依然是和娉婷一起睡。娉婷准备等亮亮再大些,上小学的时候再让他单独睡一个房间。

  “今天我不光和妈妈一起睡,也要和爸爸一起睡了。”换睡衣的时候,亮亮显得很兴奋,除了他小时候还没记事时,他一直都是和卞颖芝睡一个房间的,之后卞颖芝回北平了,他就跟我娉婷睡,在他印象里,还没有和爸爸妈妈两个人一起睡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