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接手穿书者留下的烂摊子后(96)+番外

“能为陛下分忧,是奴才的荣幸。”

“你这奴才,惯会拍马屁。”皇帝指着他笑骂道, 却显见很吃他这一套。

“不过,留谁,放谁,还要一番商议。”皇帝又皱起眉头。

“依奴才愚见,那长宁郡主是必然不能放的。”苏礼提议道。

“哦?何出此言?”

“奴才还记得, 四年前长宁郡主刚进京那会儿,明明很是聪慧,怎么这两年,突然就变笨了呢?”苏礼分析道,“保不齐是她后悔了,想回幽州,故意对陛下示弱呢。”

“你真是高看她了,她哪是故意示弱?分明是被一个男人搞昏了头脑。”嘴上这般说,皇帝内心却难免多想了些,宁映寒四年前的智计百出,他自然还记得,放她回去,保不齐要搞什么幺蛾子。

“宁成澜,宁念暖……”皇帝念了一遍这两个名字。

“晋王二公子,奴才在宫中倒偶有接触,”苏礼思考着,“还被五殿下的伴读欺负过几次,看着实在不像有心机成算的样子。”

皇帝点点头,宁成澜平时在宫中和皇子们一起读书,这几年基本就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长大的。

皇帝有着意观察过,宁成澜确实没什么心机手段,年纪也小,十二岁,翻不起什么风浪。

还有宁念暖,她在昌平侯府的日子皇帝也派人打听过,为人似乎懦弱可欺,也没什么可忌惮的。

“就从宁念暖和宁成澜中选一个吧,”皇帝想了想,又补充道,“最好是宁成澜,单单一个宁念暖,总感觉分量不够,倒显得朕小心翼翼地防着他们呢。”

“可他毕竟是男子,放回幽州会不会是放虎归山呢?”苏礼又问道。

“他算得上什么虎?晋王府世子还在呢,”皇帝轻嗤一声,“他若是可堪大用,当初晋王也不会再搭上一个宁映寒护送他上京了。”

“陛下耳通目达,是奴才愚钝了。”苏礼恭谨道。

“那就他了,”皇帝拍板道,“有他的姐姐扣在京中,料他也不敢一去不回。”

虽然还要在朝上象征性地和群臣商议一下,但帝王心中已有决定。

又过了两日,上朝时,太监来报,晋王的进献已送达宫中。

原来,晋王的进献和请子女归幽州的奏折是同步发出的,只不过奏折快马加鞭到了京城,进献毕竟慢了一步,几日后才抵达。

幽州那个穷乡僻壤能有什么好东西?皇帝内心嗤之以鼻,面上却还是做出一派欣慰的样子:“晋王真是有心了,快献上来看看吧。”

立时便有内侍推进来两只笼子,笼子上盖着布帘。

得到皇帝示意后,内侍掀开布帘。

看清笼中物后,朝堂上一片哗然。

原来,那竟是极罕见的一只白鹿与一只白虎,在大启朝,这两样动物,都被视为吉兆。

惯会溜须拍马的朝臣立刻即兴发言,什么此等吉兆必是代表大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皇帝励精图治、为政精明,上天才肯降此祥瑞等。

一时间把皇帝描述成了一名堪比尧舜的明君。

一通吹捧下来,捧得皇帝心花怒放眉开眼笑,觉得晋王难得干了件人事儿。

当下大手一挥,给返回幽州的名单加了码:“朕已决定让晋王次子次女返回幽州探病,众位爱卿觉得如何啊?”

魏太师眉心微皱,本来皇帝与他通过气,说打算放宁成澜回幽州。结果兴头一上来,就把宁念暖也搭上了,他内心觉得陛下真是沉不住气。

但魏太师没有说话,他不想扫了皇帝的兴头。何况,放了两个,好歹还有一个,这要皇帝一激动,大手一挥说要把三个都放回去,那不管怎么扫兴他绝对都要阻止的。

当然,皇帝毕竟也还没蠢到这个份上。

魏太师不说话还有一个理由,以他的冷心冷情,连魏语蓉这个故交之女都能那般对待,他自己的几个女儿,除了嫁出去联姻,给他巩固势力之外,他也是没什么太深感情的。

推己及人,他觉得晋王也是如此,一个已经嫁过人的宁念暖,对晋王没什么价值。那既然圣上决定要放人,就放回去吧。

想到此处,他也是老神在在,没有说话。

太师一党的人见他如此,自然也没有反对。

除了皇帝眼中的某位迂腐臣子跳出来例行反对了几句,这件事就一锤定音了。

皇帝便命人拟了圣旨,盖了印,允宁成澜、宁念暖回幽州探视晋王妃病情。

宣旨太监先给宫中的宁成澜宣了旨,又去了宁映寒的住处给宁念暖宣了旨意。

两人自听说母亲病倒后便焦心等待着,此时终于得了圣旨,松了口气之余,听说宁映寒不能离京,两人又都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