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纸上人(107)+番外

  这信里的内容,她是实话实说的,直言自己是个小女子,家里为了名声着想,不肯让她以真面目示人,所以闹出许多笑话,让江湖兄弟见笑了。感谢先生抬爱,钱留下,美女就不收了,回赠一副韩晓飞先生画的huáng药师的画像,聊表谢意。雪兰还在信里写到家中门规森严,江湖儿女虽然不拘小节,但她毕竟是闺阁女子,还望对此事保密。

  雪兰一点也不担心人家把这事泄露出去,因为丞帮是沪市公共租界里最大的帮派了,那里面章字辈的大人物,基本说话一个唾沫一个钉,只要你开口,人家轻易不会落你面子。

  要感谢韩晓飞先生啊,自从画了《she雕英雄》的人物画像,他的画就更出名了,一幅画值老钱,虽然比不上两根金条,但送出去却是非常体面的礼物了。张维真自从讹走了雪兰的那张画像,至今都没敢在家里展示给别人看过,她悄悄跟雪兰说,生怕爹妈质问她东西哪儿来的,更怕爹妈当稀罕物送人了。

  开chūn的时候,北平仿佛一夜之间入了夏。

  校园里弥漫着一股玉兰花的香气,那股香味十分浓郁,伴着暖阳阳的日头,仿佛全都发酵了,蒸腾的让人难以喘息。

  雪兰升入了师范学校的高等部,她终于也成为学姐了。

  进入高等部以后,就有机会参加各种社团了。这个年代的高中可比后世光知道考试的高中jīng彩多了,人家有话剧社、新闻社、围棋社、文学社、外文社等等,数都数不过来。学生必须要参加一个社团,因为算学分的。

  雪兰进了新闻社,一开始是打算进话剧社的,但听说话剧社至今还在排演《妻妾成群》,自己演自己的小说,有点怪不好意思的。

  新闻社会出版学生们自己的刊物,上面一般刊发老师和学生的作品,也会转载优秀的文学作品。雪兰还是比较适合写文章的,所以就进了新闻社。

  进了社团一看,发现人家还挺先进的,因为新闻社里居然还有一台照相机啊。

  这个年代的照相机还是那种打闪光灯都冒烟的老式机器,但雪兰第一次参观人家的摄像棚时,却感觉她们格调好高啊。

  因为感觉大家对待照相,都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大约也是照相的花费太昂贵的原因。

  一位女学生坐在窗台前,手里拿着一本书,她正在静静地阅读,午后的日光洒在她身上,像印上了一层金子一般,连女孩长长的睫毛似乎都变得透明了。那氛围静谧、祥和,美丽的让人沉醉,摄影人捕捉下了这一刻,让这美丽的一刻留在了永恒。

  这是贴在展览窗里的一张照片,据说还获得了照相比赛的银奖呢。

  “照片都是大家自己照,自己洗的,我们这里有暗室,以后可以教大家洗照片,虽然相机只有一部,胶卷和底片也很贵,不过有机会就让大家都尝试一下。”摄影社的学姐笑眯眯地对下面的几个学妹说。

  第一次入社的社员们都要上jiāo稿子,因为是新闻社,社员主要都是模仿记者,写新闻稿。写了这么多年的书,看了这么多八卦小报,雪兰的水平真心比一群中学生好太多了,一下子就被她们社长相中了。

  “给你发一个校报记者牌,以后你就是咱们的校园记者了,要负起责任啊,多写优秀的报道。”

  雪兰有种自己被拍了拍肩膀,然后说我看好你哦的错觉。

  然后任务马上就落到了头顶。

  “我们前几届的学姐排演的话剧《毁灭》,每一年都会在北平大学演出,今年也不例外,到时候我们要跟着话剧社过去,当随行记者。”

  ☆、第51章

  第一次逛北平大学的校园,雪兰就一个感觉,校园太他么大了,走的脚底板疼,逛着逛着,好像就迷路了……

  而且迷路的不只是雪兰一个,她们两三个女孩子都大太阳底下,晕头转向了。

  “学姐们说的礼堂到底在哪儿啊?”

  “我们是不是来过这儿?都转一大圈了。”

  “找个人问问吧。”

  “那你去问啊,这儿怎么都是男的,没看到几个女的。”

  “哎,你们看是不是那儿?”一个女同学指着不远处说。

  那是一间平房,门口挺小,可是挤着沸沸扬扬的人。

  雪兰几个凑近一看,发现里面在搞辩论会。

  听了一会儿,似乎是关于‘立宪政治’的争论,说的是中国当年是否该试行立宪政治,里面挤满了穿着藏青色中山服的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