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纸上人(37)+番外

  雪兰注意到有个穿着西装的华夏人跟在洋人身边,他们搬了个照相机,正在照相。

  忽然有个小贩推着小推车从他们身后路过,可能是不小心碰了他们一下。

  穿西装的人忽然就大喝道:“gān什么呢你!找死是不是!”

  那小贩惊慌的站在旁边,像是吓坏了。

  “滚滚滚!”那人不耐烦地说。

  然后他用英文对那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说:“真是受不了,一回来这里就如同来到了中世纪。”

  接着他也一直在贬低华夏人、华夏国,口气颇为鄙视,最后他说:“等我移民到了英国,再也不回这鬼地方了。”

  雪兰用筷子扒拉着碗里的馄饨,忽然就吃不下去了。

  如果在一百年之后的时代,有人敢当街说这种话,就把他录下来,放到网上表扬表扬,保证叫他永远都不敢在这鬼地方露面了。

  但是你现在却不能说人家什么。

  都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是华夏如今四分五裂,外国人霸占着国家的矿产、铁路等经济命脉,一个不知道是阿猫阿狗的洋人走在华夏街面上,都能像大老爷一样高人一等。会说英文的高级知识分子,不说学好了知识回报国家,却以身为一个华夏人为耻。可人们能上去谴责他吗?国弱民卑,徒逞口舌之利,无可奈何。

  要知道这年头外国留学生是非常吃香的,据说大学里聘请教授,都专门聘请留过洋的知识分子,其中以去过日本留学的人最为吃香,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就要有一两百块大洋,可谓是当今社会上工资最高的白领了。就是因为国家提倡教育兴国,希望用优厚的报酬让懂知识、懂先进文化的人留下,好好教育学生们,让华夏的下一代不再受人欺负。哪怕是我们后代鄙视的各大军阀,你恨人家争权夺利也好,骂人家当土皇帝也好,人家也是倾力支持国家教育事业的。而这么大的华夏,其中八成的人都是大字不识的老百姓,靠天吃饭靠地养,想想都觉得愁人。

  心qíng郁闷之下,也不想到处乱逛了,早早回了家,结果看到周慧正等在家门口。

  “先生,喜事,喜事。”她兴奋地说:“您看到今天《长虹》的评论了吗?有人在报纸上给《燃秦》写了推荐。”

  《长虹》是一份专门转载的报纸,总是从各处网罗优秀的文章转载,还有一个版面专门介绍外国文学和国内优秀的散文、小说著作。

  像《京郊晚报》这样的报纸,上面连载的长篇小说由于题材特殊,一般是不可能被推荐的。但《燃秦》不一样,里面比较gān净,没有任何色qíng描写,主要抓住历史人物和剧qíng发展,是以文章jīng彩之处在于故事qíng节跌宕起伏,而不在于‘以色侍人’。

  也许后世人觉得穿越小说早就被写烂了,根本没法看了,可是想一想你看的第一篇穿越小说,那时候的激动心qíng是溢于言表的吧。

  所以《燃秦》虽然发表的地点不怎么样,可奈何故事qíng节格外吸引人呢,结果被正规报刊拿出来当jīng品书籍推荐了。

  ☆、第19章

  (注意:民国故事,比较敏感,文X、共X、国X最好不要讨论,大家也不希望被锁文的哦。另外,看文可以有不同的意见,打负、拍砖都木有问题,脂肪自己也是读者,明白不合理的地方不吐槽一下的难受。本文不是根据史实,地名、事件、时间都是伪造。)

  许昌政先生这两个月来有点嘚瑟。

  同事们见了他都羡慕,原因无他,《燃秦》。

  这篇小说初初连载的时候,许先生自己也没料到凡响这么好,许多文章的开篇也很jīng彩,但是连载之后,就会慢慢走下坡路。而且作者刘五姐只是个豆蔻少女,他很担心小姑娘没写过多少文章,会把握不住写歪了,所以当初许先生把这篇连载放到报纸上也是冒着风险的。

  谁知道他捡了个才华出众的宝贝,这小姑娘不但把握住了文章的节奏,越写越出彩,高cháo一làng高过一làng,而且剧qíng也一环扣着一环,十分严谨,明显是对文章脉络心中有数的。

  作者本身也勤快,每日一章回,从不懈怠,所以一时间声名鹊起。许多书商找上门来,想要合作印书,说自从《燃秦》开始连载后,很多人在市面上打听《燃秦》的成书,从报纸上裁下来,贴成册子的手工书,都能卖到五个大洋一本,更不用说有人做手抄书呢。在喜欢这本书的人眼中,只怕是比水浒、西游也不多承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