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侍君(150)+番外

作者: 未晏斋 阅读记录

徐鹤章摇摇头,叹息一声道:“本来谈道德文章的,首先是要自身‘仁者人也’,连这点都做不到,其他一概免谈!可谓是……”

他顿了顿,看了看两名宫女,还是把最严重的评价说了出来:“可谓是伪君子!”

昝宁亦是摇头叹息:“先帝留给朕的辅政大臣,原以朕小时候开蒙的师傅张莘和为翘楚,不仅是大儒,更是本分的君子——可惜啊……”

君子通常斗不过小人,帝师张莘和,早在皇帝亲政之初,为礼亲王排挤,一把年纪了,在京中实在待不下去,求了外放,这些年以年岁已高为由,不肯管督抚那些繁杂的事务,只主一方学政,另外自家开一座书院讲讲经学。与张莘和关系亲近的几位大多也离开了京城,最惨的一个被按了罪名发遣军台,据说在军台提督幕下。

徐鹤章呷了一口茶说:“两江的奏报终于‘找’到了,皇上看到了吧?”

昝宁点头:“看到了,不知用了什么样的幕僚写的折子,居然能够错漏百出、疑窦重重——不过听说两江的藩司和臬司都和吴唐不对劲,也说不定特意放出来的‘刀笔’。”

又说:“更关键的,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的密折,都说‘风闻案情不确’。”

徐鹤章沉吟道:“礼邸的意见是?”

昝宁说:“礼邸自然认那份错漏百出、但为吴唐手下知府说话的奏报,打算结案。更可恨的是,还不肯放过已经就木的人——非要问陈如惠‘职官失却国体’的罪过,想着连身后的哀荣都要褫夺掉,大概是怕吴唐等人丢脸吧?”

李夕月在一旁听,再把前面的连起来想一想,居然也大概听明白了、想明白了。

候补知县不补实缺时,常常调剂一些任务给他们,算是短差。

这个倒霉的陈如惠,接的短差是检查户部派下的赈灾粮食有没有都到受灾的地方。大概发现了赈灾钱粮的猫腻儿,又不肯接受知府的贿赂,打算据实陈奏,就“被自尽”了。

大多数人都觉得里头一定有猫腻儿,但那知府是吴唐提拔的私人,吴唐硬是要保住他,昧着良心给“自尽”定了论。而礼亲王因吴唐是他的私人,所以不能不官官相护,也强硬地认定了,还做出个“铁案难翻”的样子来,打算糊弄天下悠悠之口。

李夕月心想:果然拉帮结派不好,大家就像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彼此照应,但也彼此遮掩,一旦拔起一根萝卜,就会带起一串儿泥。皇帝想对付礼亲王,揪着这件事顺藤摸瓜,即便摘不掉礼亲王的铁帽子,至少也可以折了他的羽翼。

她于是也觉得有些激动起来,期待着皇帝胜利的那一天。

但是徐鹤章泼了瓢凉水:“但是,现在的难点是,两江写份皮里阳秋的奏报,两位织造都是‘风闻’,皇上若无实据,如何去驳?”

他自己先考虑了一阵,还是摇摇头:“吴唐肯硬保知府黄瀚,礼邸肯硬保总督吴唐,就是吃准了大家畏惧这上下一体的‘链子’,知道翻案亦无望。皇上您想,礼邸为何非要问责于已经自尽身死的陈如惠?无非就是警告他的家人,让他们知道怕惧,不敢出头——出头了,礼邸自然有更狠的法子来对付他们。”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徐鹤章最后转了句文,眉头也皱了起来。

李夕月忍不住就“咝”地倒抽了一口气。

惹得昝宁、徐鹤章和白荼都回头看了她一眼。

李夕月知道这是大过失,忙跪下认错:“奴才一时听得入神,不合发了怪声,请万岁爷责罚。”

昝宁对徐鹤章笑笑:“这两个都是朕信得过的人,没事。”

又特意再次指了指白荼:“这次为朕立功的白其尉,就是这个宫女的父亲。现在不能急着酬酢,但朕心里都明白。”

笑融融,若有深意地望着徐鹤章。

徐鹤章的注意力当然被转移到白荼身上了,瞥见这是个沉稳、宁静,看着就贤惠端庄的姑娘,居然脸也一热,赶紧低头呷茶,嘴里乱以他语:“啊啊,白章京真是叫臣深为佩服。一颗正直心,却又不迂。拟旨的文章臣也见过,鞭辟入里,字字刚强,文如其人!”

白荼款款上前,给他已经喝得空空的茶碗里注了水,然后屈一屈膝笑道:“蒙徐翰林那么夸家父,奴才是做女儿的,没有其他法子感激徐翰林,只能借万岁爷的玉泉水和君山茶,借花献佛谢过徐翰林了。您请慢用。”

徐鹤章不由又一次注目过去,很快垂下头,掩饰地喝了一口茶,结果被烫到了舌尖,和李夕月一样发出“咝”的怪声儿,这下子真是闹了个大红脸了,连连和昝宁请罪。

上一篇:嫁给残疾皇子后 下一篇:娇娘三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