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李氏荣华(185)+番外

  陈广势如破竹,短短两个月内又下平阳郡,还把朝廷派去的五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虽然有主帅无能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人再小瞧陈广。

  李廷慢悠悠道,“俞将军昔年便是因平扬州南朝遗民暴/乱立功入朝,这二十年金吾卫在他领导下令行禁止,将皇城护的犹如铜墙铁壁,老臣推举俞将军。”

  在李廷之后,接二连三少人站出来推举俞祈,都是雍州一系官员。

  皇帝的脸扭曲了下,目光在李廷和俞祈间来回转。

  俞祈背上出了一层冷汗,可他又不能站出来辩驳什么,难道说我不去吗?吞了黄莲似的,俞祈从头苦到脚。

  众臣视线也忍不往两人身上飘,传言,俞祈的小儿子在追求李氏五娘,连俞祈都要改投明主了,这皇帝,啧……

  “区区陈广何须俞将军出马,岂不是大材小用,臣推荐吕都尉。”这是楚王一党。

  皇帝顺势一点头,“卿所言极是,”又压抑着怒气问其他人,“众卿家还有何人可推荐?”

  又有朝臣站出来举荐,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最终花落楚崇原,常宁长公主的驸马。

  楚崇原为兖州温岭郡郡尉,这些年镇压过一些暴/乱,颇有威名。

  决定这个人时皇帝有一瞬间的犹豫,可实在没有其他合适人选,总不能把这个机会让给与诸王关系密切的那些人。

  对此,有人欢喜有人忧。

  得到消息的李昭笑得心满意足,为了让皇帝只能选择楚崇原,他们在背后花了多少心思,布了多少局。

  公主养面首,给面首生孩子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也就只是一件皇室丑闻罢了。可驸马在前线厮杀,甚至载誉而归,公主却和面首厮混产子,那就不仅仅是风月丑闻,运作得当,那是足够动摇国本的。

  三日后副将纪填,监军箫铎带着大军前去和楚崇原汇合。

  众人原本以为箫铎会被皇帝打入冷宫,不想才三天他就得以反身,不免对他更为关注几分,这个皇帝难伺候,众人皆知,偏箫铎如鱼得水。人才啊!

  随着前线战事吃紧,其他地方又传来不好的消息。先是西突厥黑山岭屯兵十二万,蠢蠢欲动。

  突厥,众人默认这是梁州、雍州、冀州的事,在最初朝廷经常在粮草饷银上拿捏三州,还能对三州政务插上几手,到如今三州光明正大的每年截留下部分税赋作为军饷,东西突厥便陷入一个怪圈里,似乎这和朝廷没关系了。因为打起仗来根本不需要朝廷调兵遣将拨粮草。何况现在朝廷就是想插手,人家也未必领情。就连皇帝都不是很当回事,黑山岭正对雍州,突厥入侵,首当其冲是雍州,李氏肯定会死守。他更郁闷要是这仗赢了,李氏名望更上一层楼。

  没等他郁闷完,更郁闷的事来了。

  青州也有人反了,范围比兖州陈广小,但是影响比陈广坏多了。因为打头那位叫王晋安,之前的霍昭仪,如今因霍令东而被降为美人的霍美人的前未婚夫。

  皇帝看上了人家未婚妻,就把人揪了个错处流放了。当年因为这事,皇帝还被御史大参特参,不过因为这只是皇帝私德不修,最后不了了之。

  眼下苦主跳出来了,喊的口号是——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不够高大上,偏偏很对百姓胃口。这消息长了翅膀似的飞向四面八方。

  不是说这个人死了吗,怎么又冒出来了。皇帝一口气卡在嗓子眼里,咽不下,吐不出,噎的脸都歪了。

  之前符鼎博带走了五万兵马,不久前又派出了五万大军,剩下那些兵马不好再外派,且王晋安的动静到底不算大,遂皇帝下令让州府自己平乱。

  皇帝扭曲着一张脸等着大臣们落井下石,结果却只有几个人谏言,几大世家都跟哑巴似的,一声不吭。皇帝不喜反忧,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慌。

  心惶惶的皇帝开始想办法让自己安心,首当其冲就是护卫京城安危的俞祈。

  俞祈确是个能人,这些年将金吾卫打理的井井有条,对诸王以及众皇子敬而远之。但是最近俞家老二和李氏走的太近,他担心俞祈被拉拢过去。

  他还不想放弃俞祈,最重要的是,换另一个人在俞祈的位置上,未必有他好,所以他想联姻,将俞家的利益和皇家绑在一块。

  李氏能给俞家的,他也能给。九公主虽有些胡闹,那也是金枝玉叶,俞祈出身寒微,九公主配他的嫡次子绰绰有余。

  俞祈一趟皇宫回来就给儿子带了这么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