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眼儿媚(14)

于是王雱欣然购下玉箫,因承此情,便请这位公子到酒楼饮酒以表谢意。席间二人谈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竟十分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问起姓名,公子只说他叫赵颢,王雱是在很久后听人说起时才知道他便是当今圣上的二弟,开始的昌王后来的岐王。

他们彼此欣赏、惺惺相惜,因为他们的性格、优缺点几乎完全相反,可以说是互补的。

他们很珍惜这种难得的友谊,当然,他们政见完全不同,但他们懂得在平时的相处中巧妙地避开这点,他们谈诗词歌赋,谈琴棋书画,谈彼此的生活和情感,却惟独不谈国事,这使他们在友谊与政治之间找到了一个安全的栖息地。

王雱欣赏赵颢的平和心境与纯净的心态,深知在皇族追逐权利的风潮下保有这样的心境心态的可贵性。而王雱身上的风雅气质与倜傥的风度也是赵颢颇感羡慕的,因为他那时正为自己缺乏这些特质难讨妻子欢心而苦恼。

他的妻子。王雱每次想到这个传说中的神秘美人都深感好奇。那会是个怎样的女人,让平和如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的颢如此牵肠挂肚忧思反复?

那时颢经常向他提起他的妻。他说他们青梅竹马地长大,他从小就觉得她美丽不可方物,而且又娴雅聪慧,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女性优点于一身,也就是说,她是完美的,完美到他认为能静静地在她身边呼吸就是一种幸福。而忽然有那么一天,这个完美的女人居然成为了他的妻,他简直幸福得无所适从了。

他全心全意地呵护着他的妻,用尽所能用的心力和心思,惟恐她觉得有哪怕一丁点的不满意与不快。

然而他的美人却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

她嫁给他了,她也说她是爱他的。但是,她会对着花朵伤春,对着明月悲秋,有时在他温暖的怀抱中会发出一声幽幽的叹息。看见他从外面回来她会笑颜相迎,但他却往往会讶异地发现她的眼角明明有未干的泪意。

颢说,我不明白。雱,是不是要像你这样的男子才不会辜负她心中的春花秋月?

于是,雱教他怎样为妻子准备别出心裁的小礼物,教他不要总买一等的胭脂而要尝试自己为她调制,教他在月色清澈的夜晚吹笛与她心爱的焦尾琴合奏,教他如何捕捉到妻子最美的瞬间然后画下来供她欣赏。更重要的是,教他如何去写动人的情诗爱词献给爱妻,很多时候,雱甚至亲自提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把颢写得过于豪放的诗词改得婉约,让他重又誊写一遍再呈给佳人玉览。

这些事仿佛是卓有成效的。有一天,颢欣喜若狂地跑来对雱说:"她告诉我她有了我的孩子!而且她很高兴!"

雱也为他感到高兴。

可是,仅仅过了一天,宫里传来消息:岐王妃溺水身亡。

雱至今觉得奇怪,上天为什会这么捉弄颢,让他满心以为幸福在望的时候又把他刚得到的一切又硬生生地夺了去。

然后颢一直没有再娶王妃。

--------------------------------------------------------------------------------

2006-5-24 17:16 8楼

> 花的心

普通会员

(花的心)

眼儿媚(10):曹后

2003年03月19日09:32:30 网易文化 米兰Lady

曹后

此日深夜,皇帝寝宫福宁殿内灯火通明,香炉里烘逸出来的沉香香氛战战兢兢地游离在温度和暖但气氛冰冷的厅中,两列宫婢垂首肃立,纹丝不动,连呼吸都控制得格外轻巧,惟恐惊动了头上的步摇耳环或身上的衣袂裙幅,引出些微响声,点燃两位主子一触即发的怒火。

皇帝赵顼与太皇太后曹氏默然相对而坐,冷冷对峙。

太皇太后凛冽含威的目光赵顼并不陌生,从他懂得记事时起就领教过无数次祖母的这种眼神,只要他做错了事……不,赵顼想,不是他做错了,而是她觉得他做错了。他不像颢那样温顺柔和,他生性叛逆而不善于隐藏锋芒,或许在太皇太后眼里根本就是一只浑身长刺的小刺猬,随时随地可以触痛她的尊严与神经。他做过的事中鲜有能得到她赞赏的,到后来他简直快养成了个习惯,只要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就会同时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她的斥责。

但是,赵顼行事绝非抱有故意逆她心意的心理,他比颢、比頵、比所有的宗室子更强烈地希望得到祖母的称赞与夸奖,可不知为何自己做出的事在她看来却总是错、错、错!每次她对他不满或冷眼相对,或冷语相斥,他恪守为人孙的礼貌孝义很少开口反驳,心中却总会异常难过。

无人明白他其实是多么地尊敬和爱戴这位祖母。他对自己的祖父仁宗皇帝,之前的真宗皇帝和父亲英宗皇帝的软弱作风很有几分轻蔑,在即位之初甚至还曾在朝会上公开对大臣们说真宗与仁宗的施政国策是败家行径,没有提英宗是因为英宗只在位三年,姑且不论。一番话听得朝臣们瞠目结舌、脸色大变,韩琦、文彦博等一干老臣几欲晕倒。但是他对太皇太后却绝对不会说出任何不敬的话。赵顼年少时一直视她为值得自己尊崇的偶像。她具有宋代后妃鲜有的胆识、气魄和坚强的品质,而这些品质是令她坐稳后位的重要筹码,如果她只像深宫内常见的柔弱女人一样只懂得顺从而不知抗争,她便不可能赢得如今的地位和造就仁宗以后的两代皇帝。

太皇太后是真宗赵恒朝宰相曹彬的孙女。她得以选入仁宗宫中为后多少有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味道。此前的皇后郭后温柔贤淑,但仁宗却更宠爱娇媚入骨的杨美人与尚美人,两美人仗着皇帝宠爱处处与皇后较劲吵闹,最后更联合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大进谗言令仁宗废掉了郭后。废后之后两美人为争皇后之位更是争宠献媚花样百出,不想却触怒了皇帝的养母杨太后。

杨太后以两女狐媚,有伤龙体的罪名将她们赶出宫去,再命人选名门之女入宫待册。这一选便选到了当时正值妙龄的曹彬孙女。

她不仅美丽,而且聪慧过人,对待其他妃嫔有礼有节应对得体,甚得仁宗欢心,入宫后没多久,即仁宗景祐元年九月,便被册为皇后。她为人宽仁大度,却又深谙治理后宫之道,恩威并施,大内秩序立时肃然。她还常劝仁宗注意节俭、重视稼穑社稷,并以身作则,于禁苑之内种谷、亲蚕。

不过最能体现她的胆识与魄力的是仁宗庆历八年闰正月三日,大内卫卒叛乱时她的应对之法。

那日深夜曹后刚与仁宗赵祯于寝宫就寝,却听禁宫内喧哗声四起。曹后从中辩出撬门撞户、砸物揭幕、呼号奔走之声,立即知道事情不妙,立即推醒仁宗,对他说:"定是有匪人侵入宫中了!"那仁宗一听之下顿时方寸大乱,只知道在寝宫内胡乱奔走,急得东跑西闯,如热锅蚂蚁一般。还是曹后一把拉住,说:"门外这等哗乱,陛下岂可轻出!"仁宗连问如何是好,曹后不慌不忙,请仁宗下旨命召侍卫都知王守忠领兵入宫护驾平乱。随后又传令召集起所有宿卫的内监宫人,列成两队,曹后亲自为他们剪发为记,命他们奋勇护驾,日后凭断发定有重赏。然后出面指挥,令一些人紧守宫门而另一些汲水待用。片刻后贼人果真纵起火来,宫人立即取用早已备好的水灭了火。在此过程中仁宗吓得不住发抖,倒是曹后一面护卫着他一面泰然自若、冷静调度。叛乱平息后,曹后重赏剪发者,并仔细清查宫内暗应叛乱者,令送交刑部,悉行斩首。其中有几个仁宗宠幸过的宫姬,仁宗见她们神色凄惶、楚楚可怜、大放悲声,不免心中怜惜,欲饶了她们,曹后坚决不许,穿戴好皇后的朝服奏道:"不这样做,便无以肃清禁掖。"仁宗陪笑道:"皇后请坐,我们慢慢再议。"曹后却不答应,坚持己见,仁宗最后只好狠下心来按她的意思将所有叛乱者正法示众。从此宫内再无此等事发生。后仁宗屡次叹道:"皇后临变不惊、处变有方、发付明决、收拾敏捷。决事应变,朕愧不及。若皇后生为男子,岂止是将相之才啊!"

在此事中仁宗与曹后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也决定了他们二人在赵顼心中的不同地位。他由衷佩服曹后的才智胆略,正如他由衷鄙视仁宗的软弱胆小一样。此事也代表了仁宗一贯的处事作风,西夏辽国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惊得他坐立不安,急急命加岁币财物给两国以换求和平。虽然后人多说仁宗恭俭仁恕,出自天性,治术尚宽,刑决尚简,所用枢要诸臣,虽贤奸直枉,迭为消长,究竟君子多,小人少,因此力持大体,没甚变故,但赵顼却很不以为然,他很小之时便已立志:若日后登上皇位,一定要奋发图强、抵御外侮,决不做一个像仁宗那样危急时还需要妻子挺身护卫的皇帝。

曹后的治理内宫之道也是赵顼十分欣赏的。她虽然入宫后颇受仁宗宠爱,但那时张贵妃气焰更盛,简直不把她这皇后看在眼里。张贵妃与之前的杨美人尚美人一样,也是个妖媚惑主的角色,而好色的仁宗也心甘情愿地被她所惑,几乎对她千依百顺。有次张贵妃向仁宗要求借皇后的凤辇鸾驾供她出游所用,仁宗令她自己去向皇后借。此事若是前皇后郭氏遇上必定据理力争决计不依,但曹后却极爽快地答应了,而且面无不愉之色。张贵妃欢天喜地地带着车辇回来,告诉仁宗这个消息,倒是仁宗细想之下自觉此事毕竟不像话,对张贵妃道:"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你众目睽睽之下这样做毕竟有失体统。"张贵妃只得作罢。后来张贵妃勾结外臣偏枢密使夏竦,造出许多谣言,称当日大内卫卒叛乱是皇后主使,那仁宗乍怒之下不及思考,便欲废后,亏得有几位贤臣力数皇后德行,多方劝导后仁宗才渐渐看出谣言中的破绽,对皇后信赖如初。其间曹后闻得皇帝怀疑自己也不多辩,只暗自叹息垂泪,仿佛她真的甘心受张贵妃倾轧而毫无反抗争斗之心。张贵妃又安享了几年仁宗的宠爱,直到仁宗改元后的至和元年元宵节,在与皇帝一同饮酒观灯之际忽然面色发黑口吐白沫直直地倒了下去气绝身亡。曹后闻讯赶来与皇帝一起哀哭不止,力劝仁宗追封张贵妃为皇后。死因御医只说是急病攻心,仁宗也就信了,应皇后所请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其余宫人也悄无声息地默默准备张贵妃的后事,决不对贵妃死因多加议论。

上一篇:柔福帝姬 下一篇:孤城闭/爱上宦官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