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园(83)

作者: Hypnotic 阅读记录

“七郎,你说,觋罗还活着吗?”他问他的朋友。他一直自责,那个女子为胡人掳走,若是受□□,死了或许还好些。但他又希望她活,活着也许还能再见。

陶七没有作声。桓远短促地笑了一声,站直身体,拾起落在地上的酒杯放回桌上。

“我见过她。”他干巴巴地道。“七郎,我看着她跟着符戎去了长安,像奴隶一样,手被捆着,”他仍站得笔直,手握成拳,懊恼写在脸上,“我救不了她。”他想起那女子的神情,她与他对视之时平静得近乎空洞,似乎没有认出他。

“我失约了。

桓远总结道。

“你也是一样。

“七郎,我们对不起她。

“你到底干什么去了?”

陶七喉头发干。桓远说得没错,他们约好了的,但他们谁都没办到,无论什么理由都只是借口。他和桓远不一样,他甚至并非为大义而抛下觋罗,而是为了他自己。

此刻他仍是为了他自己。

多么自私啊。

朋友几乎是怨恨地望着他,他无法承受那目光。

“我跟着祖叔叔去了豫州。”

桓远的神情因惊讶裂开一道口子。

“你……也打仗去了?”

“和桓兄一样。”

“不一样。我们输了。”

“一样的。我们没赢,被拖住了。”

“后来呢?”

“我受伤了,伤得很重,被送回来了。师父出了事,让我们走。我们碰上了从建康回去的秦军,我和觋罗走散了。”

那些苦痛和惶惑一旦化作语言,便单薄乏味得像一杯泡过太多次的茶,让人失去举杯一饮的欲望。

放到一边再不提起才好。

桓远只是道:“你找过她了吗?”

“找过了。我去了长安。”

“没有找到?”

“没有找到。秦灭了国。”

“你要去赵,和这有关么?”

“桓兄,通常这些问题该先问,然后才答应和我一起去。”

桓远笑了。

“你难得找我帮忙,所以不问也罢了。”

“桓兄……怎么到这里来的?”

桓远又转过身去,望着楼下。

太像了。但他的朋友是个更有决断的人。

“你大概也知道了。我爹打了败仗,然后我败了,好不容易回来,不受人待见,家也没了。

“母亲再嫁了。其实这样也好些,不用跟着我受苦。

“还是你们谢先生撇得最清,在长安的时候就不再和谢氏本家来往,那些年都说他无情,现在才知道,谢先生是替他们留后路。

“怎么活?你都知道了不是?不然也找不到这儿来。

“说是什么都没了,却还剩一副好皮囊,这些姑娘记得我、瞧得起我,把我拾了回来,供我衣食不愁,我给她们写几句诗,逗她们开心。

“既然老天还让我活着,那就好好活吧。

“你看,还能再见到你不是?”

桓远说着长叹一口气。

“本来要赢了的。本来就要收复长安了。七郎,我不甘心啊。

“我有时候想,根本不是汉人懦弱,而是当权者腐朽。既然非要高高再上才定夺得了天下,那么那皇位夺了它又如何。等我坐上那个位置,就算是鱼死网破,我也必定拼个两败俱伤才不枉。”

陶七微微有些吃惊。桓远回头看了他一眼,低声笑了。

“只是说笑罢了。”

然后又懒洋洋地倚着栏杆。

“真热闹。今日是什么节日么?”

陶七也走过去,和桓远并排站在一起。

“桓兄,今天是上巳节。”

“是么。这些人,”桓远侧过身对陶七道,“也像我们那时候,白天还不尽兴,晚上也要凑热闹呢。七郎,你记得清谈那一年么,那时候在鹤鸣溪玩儿得全身都湿了,到了我家,我们俩挨了我娘好一顿训呢。”

“当然记得。”

“真是冤死了,明明是觋罗——”

桓远说到一半,突然又丧了兴致似的住了口。

总是绕不过去。这是三个人的记忆。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望着楼下兴高采烈的人群,他们也曾走在那人群中。半晌,桓远又开口:

“喂,七郎。”

“怎么?”

“那天觋罗送了你一大朵芍药,你也记得么?”

“……怎么忘得了。”

桓远又笑了。

“是吗。那时候水边花都被采得差不多了,我陪着她找了好半天才找到,结果一回头你就没影了。

“你不知道她有多着急,拔腿就跑,我在后面追都追不上,人又多得很,看着她被人撞来撞去的,等人道歉的功夫都没有,一个劲儿地在人群中乱蹿,我只能干着急。好不容易追上了,才看到你愣头愣脑地站在前面。”

陶七回忆着。是这样么?可他记得的却是,他弄丢了觋罗,急得脑中一片空白,只知道四处去找她,听到人叫他的时候,一回头就看到她在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