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每天都在作死(374)+番外

作者: 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顾明朝年纪轻轻便以官居四品刑部侍郎, 已是少有的事情,如今礼部以他三年来办过的重案要案为由, 认为其可担大任,便建议其越父承爵。要知道承爵大都是一代接一代, 上一代仙逝后才会子承父业, 万万没有上一任还在世就让儿子顶替的道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大英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事情。顾明朝不过是二十出头便以是刑部侍郎,本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如今若再开了承爵先例, 只怕今后福祸难倚, 可他确实能力出众, 政绩极为耀眼,每年吏部考核都被钦定为上等,只是因为年纪问题便一直搁置在那边。

最后还是圣人拍案定下, 下旨顾侍郎越父承爵。虽然圣人御口亲断镇远侯早已瘫痪在床不能行侯爷之职,顾侍郎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 且侯府如今只有一位嫡子,便特许了这一状况,但镇远侯的爵位在长安属末流,顶着镇远二字继承人却是一介文臣, 毫无实权,难免令人看不起。

可圣人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众人不得不开始衡量今日朝会的举动,圣人为何这次格外抬举顾明朝。原来圣人感念镇远侯一脉为大英建功立业,立下赫赫功劳,虽家途生变,令人唏嘘,但子嗣不乏英勇之辈,令人敬佩,顾侍郎能力出众,文武双全便让他兼了忠武将军的职位。

忠武将军虽是一介闲职,却是实打实圣人身边的职位,是个红职,这可比镇远侯这个名头来得更有意义。

不少人猜测大概是因为顾侍郎如今是太子身边红人,圣人为扶持太子一脉这才破了这个先例,加官进爵,格外恩宠。

第二件事便是有人检举江南道钦差谢书华玩忽职守,压迫当地富商交钱交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江南道民不聊生,灾情加重,要求押解谢书华,立刻召回长安城审讯。

江南道的事情已经在朝会上被拎出来反复争论过无数遍,从一开始的派遣钦差到自行救灾再到如今钦差被人检举。只因为其地理位置涉及王家,钦差人选又是谢家人,是以一直处在风口浪尖,无数人诟病张望。

果不其然,朝会上就是否涉嫌欺压富商与民众和是否立刻召回长安开始争论起来,谁也不能说服谁。谢书群站在一旁不出声,宛若舆论焦点的那人不是自己的亲弟,王太尉更是冷静,好似钦差是否被召回对他毫无影响一般。两人沉默的态度让今日的朝会越发激烈,太子殿下眉心微蹙,不见喜怒,倒是今日突逢喜事的顾侍郎开口说了句。

“无凭无据道听途说,不可妄言。江南道灾情复杂,事无唯一,法无不变,谢侍郎救灾之法只需可行便是利民。”

“你怎知是救灾之法而不是害人之法,天高地远,奏折上的东西还不是谢侍郎自己说得算。”

顾明朝笑着摇了摇头,神情温和:“若不是救灾之法,千秋、长安两县的城门口灾民只怕是挤都挤不进来了,不然,这两月张御史进长安城上朝哪有这般容易。”被他点名的张御史住在长安县,每日都要敢个大早赶朝会。

原来,江南道爆发水灾瘟疫之时,比塘报更快带来消息的是,江南道各地流民以及来玩客商。两月前,两县城门口挤满灾民,京兆府尹和两县县令不得不紧闭城门,杜绝他们入城,直到圣人派出钦差救灾的事情传了出去,这才有大批人随着钦差队伍回了家乡。若是谢书华救灾不力,这些人只怕又一次涌上长安才对,可这两个月两县门口却是一如既往的安静繁荣。

张御史哑口无言,心有不甘,讪讪反驳道:“这些如何能判断谢侍郎所行之事,万一他断了灾民的路呢。”

一直沉默的谢书群抬眉,深沉如海的眸子冷冷扫了张御史一眼,垂眸厉声说道:“张御史慎言,江南道六百万人口是一个钦差卫队可以拦得下来的嘛。人后相轧,不免令人寒心。”

“可过往行商也未见歌颂谢侍郎的。”又有人质疑。

“如今江南道瘟疫横行,行脚商为钱不要命吗去哪里做生意。”谢家一派有人嘲笑着。

圣人揉了揉额间,浑身不耐,每逢救灾这些事情就会换汤不换药地被拿出来反复争辩,谁也不服谁,最难过的是,他还得耐心听着。

“口上之争有何用,众位爱卿有何高见。”圣人打断底下人的话,威严问道。

“不若派个监察使去监督谢钦差,以防差错。”

“不可,两位都是圣人亲派,若是发生争议听谁的,军前两命最为致命,万万不可。”

“无人制约又如何能行,一步差错便是万民沸腾。”

顾明朝皱眉,提出建议的人并不是谢王两家人,也不属意太子殿下,是舒亲王提拔上来的人,完全的保皇派,按理是不会参与此事纷争,如今掺和进来不知是否是圣人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