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丫丫是美食家族的小闺女(87)

作者: 宝路 阅读记录

夏实秋喜滋滋地对爸爸和小叔表态:你们得多夸夸我了。要不是我,你们都吃不到锅塌豆腐。

这熊娃子~龚夏雅在心里头翻白眼。

再说陈太太在闵公馆脸算是丢尽了,午饭没吃,带着女儿兴匆匆回到家,拿起家里的东西摔着发脾气:“她是我老同学,一直是这个样,以为她自己最聪明,到处给我设陷阱。”

“妈——”陈珊珊拘束地站在角落里不敢动。

发完气,陈太太冷静下来了,思来想去,今儿夏太太能得逞,龚夏雅都是托了龚老爷子的名声。如果龚老爷子的名声受损的话,对了,龚家不是有家店吗?

拿起电话机,陈太太拨了个电话给谁:“听说你要找家饭馆摆寿宴,我给你推荐一家。”

第26章

龚家的店开了有三四年了, 当初起名的时候,想着是兄弟俩一起开的,于是取名为怡怡居。所谓家和万事兴, 怡怡,即和睦相处的意思。

三四年时间过去了, 由于店里头主力军只有龚家兄弟俩,只在外聘请了一两个伙计做帮厨和端菜倒茶等服务员的任务,怡怡居的生意一直是不愠不火的。

为什么?口碑有,然而, 人力不足,客人多也供应不上量,生意为此不敢做大了去做宣传。加上店面小, 不过是三米宽二十米长的店面, 能摆几张桌子凳子而已。

早餐同百花台一样做的包子馒头,午餐晚餐有满足客人点菜炒菜,更多时候来的是些没什么钱的外地打工人员,喝一碗面条汤了事。好在,利润可以, 满足得了家里头的经济需求。龚家两兄弟是得过且过了,日子过得也行。

没有什么大的抱负, 却当年曾经大喊着开店要当老板,因此,家里的大伯龚力正少不了天天被自己家媳妇李翠批评说志短没气。

大房三天两头的吵架二房听在耳朵里。田爱芳心里对丈夫也颇有怨言。想当初,她辞去厂里的工作跟着老公回家, 不也是指望着开店赚大钱的。没错,现在赚钱了,可赚的都是小钱钱。何时像百花台白家那样买一辆小轿车, 家里买台电视机和冰柜。似乎是想都不敢想了。尤其是龚家两男人这种佛一样的心态。正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龚老爷子的天生佛态遗传了给了儿子,否则以龚老爷子的名声和能力,早就可以比白玉堂更大红大紫了。

家里面的孩子们,听着父母吵架,是听不懂的。如同龚夏武小雷雷这样,只要有的吃,家里大人是大厨,家里的饭菜吃起来比外面人家店里做的都更好吃,有什么理由有怨言。

小雷雷整天跟在丫丫姐姐后头吃好吃的,后来又缠上了喜欢做点心的大哥龚俊。

话说回来,如今这家里有点抱负的男人估计只剩下龚俊了。

龚俊考不上中学后一直在家里头帮忙。那年头读书名额少,他考不上很正常。家里也想他继承家业。可这小子想的是自立门户,爱上了做点心,于是和爸爸爷爷商量着什么时候自己攒够钱另开个小店面专门卖点心。

儿子要单独出去,龚力正一方面深感自豪,另一方面怕是怡怡居后继无人。二房几个孩子,龚夏文和龚夏武根本对做饭不感兴趣,唯独龚夏雅对厨艺有天赋,却是个女孩子终究要嫁人的。

这怡怡居,究竟要往哪里走?

此时,龚老爷子接到了一通电话。是远在外地多年的家中老三,第三个儿子,龚夏雅他们的三叔龚力漾,说中秋节要回老家一趟和父母团聚。

三叔在外是做的茶叶批发生意,这是龚夏雅一帮孩子从大人口里边听到的。然而,事情远远不止如此。你想这么多年来,年年逢年过节,同样是见不到老三一家的踪影。说是携儿带女难千里迢迢回老家,不信老三一个人没法回来。对此,李翠和田爱芳都不敢多问老人。龚奶奶却是十分直爽,直言道:“出国去了。”

居然这个三叔一家是出国去了。

“他们人在英国,英国人爱喝茶。”龚奶奶说,“但是,我老头子不爱出国的人,和儿子闹别扭了呗。其实,老三做的生意是专门赚外国人的钱。”

龚老爷子也知道三儿子是专门抠外国人的钱包,实际上是好事,只是自己碍着面子不愿意随意放下。

来了书信说要回家。老三一家搭乘飞机,风尘仆仆一路赶回到了老家过中秋。

飞机抵达首都机场那天,龚力正龚力伟两兄弟包了辆车去接这个许久未回家的弟弟。家里头,龚奶奶把剩余的房间收拾了,大房那头再腾出一间房,给三房住。据说,三叔这回是把三个儿子都带了回来见爷爷奶奶。龚奶奶心里头高兴,又见孙子了。

多了几个堂哥堂弟,家里的孩子们都期盼着见新来的小伙伴。等快到傍晚的时候,三房到了。门口站着的三叔一家,男人穿的西装西裤,女的穿的洋裙,三个男孩一样穿的小西装。乍一看,以为洋人来家里做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