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拜山(162)

作者: 刘宗凤 阅读记录

“那还用说,他在这里三年不到就减刑共三年四个月,你说成功不成功?”

“哇,能减这么多啊。”

“所以,刚才指导员不是对你们说过了?积极改造,前途光明。你以后就并命地干吧。”在一旁检查行李的另一名犯人似笑非笑地说。

“算了,不要再说了,还是抓紧时间检查行李吧。”杨凡制止道。

王长根由于有杨凡的关照,他的行李很快就检查完了。同时,杨凡还特意叮嘱刘天明为他安排一个好床位。

下午三点左右,果然又送来了一批新投犯,人数有八十五名,且都是来自X市看守所。所不同的是,在检查行李及搜身时,发现几乎所有的新犯都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其中有不少人全身都发生溃烂,这种状况让郝指导员见了也不停地大摇其头。他本不想收下这批人的,经犹豫再三,没有办法才收下他们的,现在唯一办法就是,专门为他们空出几间仓居住,让他们先冲完凉,再全部换上新囚服,并把所带来的衣服全都烧毁,以免传染其他新投犯。

杨凡当时见状,感到有些惨不忍睹,就上前询问身边的一名新投犯: “你们怎么都会患上这么严重的皮肤病呢?”

“还不是因为人太多的原故?”那新犯说。

“你们一个仓共关了多少人?”

“有时多有时少,不过,平均都在六十人以上。”那新犯又回答道。

“你们那个仓有多少面积?”

“不到三十平方米。”

“那睡觉怎么办?”杨凡关切地问。

“那能睡觉啊,能打上一个瞌睡就不错了。”那新犯说。

“你们那个看守所都是这样子的么?”

“全都一样,你看他们全身上下模样上就一切都明白了。”

“那你所犯何罪?”

“抢劫。”

“判多少年?”杨凡随便问道。

“无期。”

“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一岁。”

杨凡听后,心情突然变得沉重起来,心想,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呢?虽说看守所和监狱的条件差,但似乎外面的犯罪率并未降低,相反,却越来越高了。长此下去,岂不是到处都要设监狱不可?要是果真如此的话,到时那种景象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想到此,杨凡有些不敢再往下想了。

杨凡回到资料室后刚坐下不久,杨智从对面教研室走了过来。他边给杨凡丢去一支香烟边发着牢骚。

“他妈的,真不把人当人看了。”

“怎么啦,又想起了什么来了?”杨凡问。

“不是想起来了,而亲眼所见啊。”显然,杨智为刚才那些新投犯所受到的遭遇而震惊。

“什么事?”

“你看见刚才那批新犯了么?”杨智仍气愤难平地说。

“看见啦。”

“有何感想?”

“确实有些惨不忍睹。”

“我们是过来人,出现这种状况,毫无疑问是由于仓里所关人数太多的缘故。我想说的是,看守所管教们的良心到哪里去了?怎么能让一个仓里关押如此多的人呢?这不是在有意造孽么?”

“你说得不错,我刚才随便问了其中的一名新犯,据他说,他们那个面积不足三十平方米的仓,长年要关押六十多个人,当时听后,一联想到那个人头躜踊的景象,我就感到有些不寒而栗。”

“那种拥挤的环境,待一会儿还行,要是时间一长甚至长年累月生活其中,那其惨象真是令人不敢想象。”

“是啊,我还记得当初在S市看守所时,一个仓关了四十多人,当时已经深感拥挤不堪,要是再增加到六十多号人,还真不知道这条命仍能否保得住啊。”

“老杨,你说为何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呢?”

“这种现象,用一句两句是很难说得清楚的,不过,现在人道德日益败坏,这却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过去,虽然说也有犯罪之人,也存在有监狱等。但论其犯罪率水平之高,可能都无法与现在能比得了的。”

“不错。”

“你说,这问题的根到底出在何处?”

“很难讲,许多事情的发生,决不是一朝一夕或个别原因造成的。比如说,从目前国内许多报纸上,常见到不少有关土地沙漠化及环境保护的报道,如果有人问为何土地沙漠化的状况会越来越严重呢?”

“这是为何?”

“很简单,这与我们长期以来乱坎乱伐不无关系,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盲目鼓吹粮食□□,后又提倡全民大炼钢铁,结果毁林造田,砍树炼钢的现象比比皆是。虽然当初人们暂时感受不到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但现在显然已开始自食其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