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开局一个碗(127)

作者: 投你一木瓜 阅读记录

其余人连忙一同陪着站起来,朱元璋却右手向下压了压示意让他们不必起身:“你们坐着听朕继续说。燕云十六州的功绩显著,可我们的征途还没有结束,将军们可不能就此懈怠了,文臣们也该趁着这段时间将心力投注于农事。文武合力,一年之后,大明的疆域必须完整。”

徐达等人立刻应了下来,李善长与刘基却是沉默不言,

朱元璋也没在意他们此时的态度,只是敬完了这杯酒向徐达道:“徐达,宴罢你与常遇春都到朕的御书房来。”

“陛下。”刘基在心中叹了口气,他与李善长总得有一个人表态的,现在不讲军粮筹备不出的事提出来,真到了大军出发的时候再说就真的误国误民了:“一年的时间,几十万大军的军粮,我与李大人实在力有未逮。”

朱元璋的笑容淡了下来,看向刘基:“有什么难处你不妨直接说出来,朕提的方案有错处你也可以指正,不必拿能力不足来敷衍朕。”

刘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脱了官帽托在了手上,直接跪地谢罪:“国朝初建,陛下减免了多地赋税,自己的衣食用度尚且不如民间富商,不能为陛下解忧实在是臣等的过错。”刘基缓了口气:“但是,国中壮年农户只有三百万,所产粮食户部只能收取两成,即便是朝官不要俸禄全部供应军中,一年所产的粮食也只够八十万大军两月之用。”

他抬起了头,与朱元璋对视上,言辞恳切:“陛下,两个月远征北漠,怕是连敌人的影子都寻不到啊。”

“朕知道。”朱元璋和缓了脸色,又看了一眼依然一言不发的李善长:“你们原本是计划着压榨商人来向朕交差吧。”

刘基悚然一惊,这确实是他们几个核心文官讨论出的结果,最后也由李善长拍板定了下来,朱元璋是如何知晓的?他猛地转头看向自己的几位同僚,思考着到底是谁向朱元璋告了密。

李善长更是背后发凉,满脸不可思议,除了刘基,能够参与讨论的可都是他濠州一派的文官,都是由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朱元璋看了他们的表现微微皱了眉,他不过是顺着文官们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去推断罢了,怎么看形势,李善长倒像是真的结党了。他记下了刘基此次打量的几个人的名字,不露声色地道:“民户不足这一点,朕会想办法替你们解决,你们只着力改良农具和稻种就好,水渠修建朕已经让汤和去负责了。”

“汤和不是还有大量道路没有建设完吗?”

“这件事啊。”朱元璋笑了笑:“朕已经全权托付给了商人们,所以你们也不能再想着从他们那里掠夺了,他们现在可就在为国朝出力呢。”

第五十九章

朱元璋向刘基许诺了人力, 刘基心中也稍微安了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无人耕种, 他们农具改良得再精良也没有用处。

“刘基, 你若没有其他问题了, 就戴好你的官帽,坐回你的位置上。”朱元璋见刘基仍然跪在地上若有所思, 不轻不重地提醒了一句。刘基的夫人连忙拉了拉刘基让他回神, 刘基讪笑了一下, 将官帽戴好,拱手道:“搅了宴席的气氛, 还望陛下和各位将军恕罪。”

朱元璋说了句“无妨”表了态,还夸赞了他时刻不忘国事的精神, 说话间眼神却是落在了李善长的身上, 让李善长的脸色变得越发难看。

宴罢, 朱元璋将徐达和常遇春唤到了御书房:“你们对北疆战事熟悉, 你们认为夺回北疆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那要看陛下愿意给我们多少人了。”常遇春有些混不吝地开口道,没得朱元璋的允许便想直接就着旁边的椅子坐下, 被徐达一把拉住:“你也太无礼了。”

“没事, 常遇春的性子我了解, 咱们自己人一块说话, 别搞那些虚的。”朱元璋摆摆手示意没事,比起和文官在一起的时候勾心斗角地费心力,他宁愿和行事直率的武官们一处说话:“坐下慢慢说吧。”

常遇春闻言嘿嘿一笑, 反握住徐达的手臂把他先摁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听见没,别学了文人文绉绉烦人的那一套。”

徐达有些无奈,他的谨慎小心是刻入骨子里的,不过他也没就着这事与常遇春在口舌上多争辩,而是转脸看向朱元璋:“我观方才刘基与李善长他们的态度,陛下怕是拨不出太多兵力给我们北伐,要是兵力总数不达到八十万,战事可能得拖延到三年。”

“要那么久?”朱元璋皱起了眉,手指敲击在桌面上,他想起了徐达与常遇春汇报到他这里的战情,以为是因为元军龟缩地堡的缘故:“元军兵力不是只剩下了五十万吗,怎么战事反倒要拖延到三年,是他们的防御太坚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