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度(26)

作者: 易一一 阅读记录

“所以你第二日就同意了净缘的主意,认了我师傅。其实是觉得能教出这样徒弟的人,必有治国良策吧?”

“什么都瞒不过师兄,再后来你和师傅都走了,先皇也在不久后去世,我也成了今天的样子。说实话,那日我在殿试看到你,异常欣喜,我觉得我有了左膀右臂!”

韩非不解:“那你把我调去礼部,为何?”

“因为师傅告诉我,一切的变革都要从礼部开始!今日就是个好时候。”小皇帝笑的很狡诈。

“好!”这一声喊得确实大了些,书房外站着的礼部官员抖了三抖,韩非像看戏一样,盯着小皇帝自导自演。

小皇帝丝毫不觉得尴尬:“昨晚天神托梦,让我来寻贤臣,今日果真让我找着了!如此状元郎,怎能居于此等地位?”

门外无数只耳朵纷纷竖起:“即日起,封韩非为礼部尚书!”小太监在门外立刻高呼:“封,韩非为礼部尚书!”

皇帝率先推门而出,众人慌张叩首,他一脸不耐烦:“李尚书,你真应该好好谢谢这位保住了你的脑袋,还有你们”他用手指了指跪下的礼部其他人,顿时他们的脑袋又低了一分。

皇帝走了老远,韩非才反应过来。小皇帝把路都铺好了,看来他只能往前走。

门外同僚有道贺的、有好奇他究竟说了什么的、更有嫉妒为侍郎不平的。他只是朝他们作了个揖,什么也没说,咳嗽了几声,孤零零的抱着那本书,一个人往前走。

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必将没有同行者。但他丝毫不后悔,猛兽总是独行,若是为了实现理想要抛弃一切,那正好,他本来就一无所有。

只用了五年,韩非不断被皇帝调与各部,整顿官风,清减官员,发掘清官好官居于要位。

官官相护,大半个朝堂没有人不记恨他。但皇帝喜欢他,众人上奏弹劾,皇帝就把那些上奏官员的俸禄消减大半,并放言再有人弹劾韩非,可以选择告老还乡。谁都不傻,还是自己的仕途重要。一时鸦雀无声。

当然还有那小半个朝堂对他充满敬意。这些官出身低微但能力尚可,一直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被其他官员打压,郁郁不得志。有了韩非,他们才有了出头之日。有了韩非,这些人也逐渐成为皇帝的心腹。一时间朝堂洗牌,风云变幻。

二十五岁,是韩非被骂的最惨的时候,老百姓听风就是雨,渐渐把韩非传成了一代把持朝堂的奸臣。但是二十五岁也是韩非人生的高光时刻,原丞相是前朝老臣,自己的势力一点点被皇帝瓦解,加上年事已高,自然有了告老还乡之意。同年,韩非为相。

同年,秦国侵犯曲国边境,曲国与秦国开战,天下战乱。又过了三年,两国战况胶着,曲国皇帝派韩非前往前线议和,并赐给他一张空白盖有玉玺的信纸,以备不时之需。韩非不负众望,十日退敌。同年十二月,秦国皇帝于冬日来曲国国都详谈,留下一子秦颂,以示两国交好,皇帝曲子凌尚未要回被夺走的三座城池。

第 23 章

张野草是个野路子,原丞相还在的时候最喜欢这种惯有点子的门客。不过丞相觉得野草不雅观,便取了前两个字唤作“张野”。张野是走后门当的官,在曲国平民百姓只能通过科举这条路,只有世家大族可通过举荐直接入官。原丞相叫陈元广,还没退朝那几年权势滔天。这张野就这么入了仕。

后来,皇帝掌权,丞相之位易人,可张野却毫发无损。不是皇帝不想动他,实在这人似乎是能提前预知暴风雨来临的燕子,跑的比谁都快。你查贪污,他账面干干净净,你查结党营私,丞相一党能和一个门客结党营私的官,几乎没有,大家捧高踩低势利眼惯了,以前他背靠陈元广,如今自然树倒猢狲散。你若是还想从工作上找出点纰漏,那也甭想,战乱那三年,他作为户部侍郎愣是没让前线将士饿着。小皇帝一想,这人目前毫无背景,能力却还不错,便也没再找他麻烦。

张野心气比谁都要高,以前作门客的时候,他只讨好陈元广,陈元广倒了,他自然也只想讨好皇帝。可皇帝只重视那个丞相。一来二去,这根刺扎在心里越来越疼,他总是想做群体里最拔尖的那一个,从小到大都是。

按说一个侍郎和一个丞相较劲,放到天下,百姓都要笑他自不量力。可偏偏,曲子凌喜欢。或许是在皇帝那个位置坐久了,本来童年就在惶恐不安环境下长大的他越来越多疑,他开始喜欢平衡。朝堂有根不疼不痒的反刺,给他那师兄提个醒也不错。韩非自然是知道他的用意,面对张野,除了公事其他能避让就避让。

上一篇:清穿之计划书 下一篇:恶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