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度(59)

作者: 易一一 阅读记录

“喂!怎么只给她看,也给我看看呗!”曲天天伸出胳膊把手掌摊开放到那老头面前,那老头并未看他的手,反而抬头看了看他的面相。这一看,眼睛里是又惊又喜:“故人!”

“什么故人?我可不认识你!”

“罢了”那老人神神叨叨,似乎没有听进去曲天天说的话:“你的命数,我也算不得!”

“切,老头,这技术你还是别骗人了吧!下次被打,可没今日这么幸运了。”曲天天迅速把手伸回来,一脸不屑。

“你走开!”小雅把曲天天推到一旁,把陶然从人群里拉出来:“老头,不对,老师傅,您看看这位,他要去参加灵秋之礼,您给他也算算!”

老头看着一脸含蓄的陶然,整个人清秀富有书生气,可这躲躲闪闪的样子,应该是扛不住事的。那老头没说话递给了陶然一个符咒,陶然接过问:“这是?”

“参加典礼的时候,戴在身上,可入前列。”

“真有这么灵?”曲天天拿过去,仔细看了看:“这也没什么特别的啊!黄色符纸,几笔朱砂,就这?”

“你少废话!”小雅从曲天天手里夺回来符咒又还给陶然。她兜里掏出钱,给那老头:“承您吉言!”

那老头一身道袍,看上去清贫却也没收小雅的钱:“因缘际会。不收钱!”

“行吧!”小雅也不强求:“明日我还来看您!”

说完,三人便准备走了。那老头忽然问了句:“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小雅毫无保留:“韩小雅!”

“都长这么大了!”老头又多看了几眼小雅,喃喃自语。

“你说什么?”隔得有些远了,小雅没听清。

“你管他呢!神神叨叨的!”曲天天拉着小雅就走。

第 46 章

灵秋之礼是盛事,每年由当地书院举办。这状元乡虽然没出过状元,可这书院名气却大的很,要问为什么?这得从老远说起。

很久之前,这状元乡不过是一个依靠农耕的小村子,村里的桂花酒香气扑鼻,但也没想过往外卖,只是邻里之间互相品尝。这村民也大都未开化,受过教育的人非常之少。可不久后,来了一位圣贤。他在当地开办书院,第一批学子只需带瓶桂花酒给他,相当于免费教学,最开始大家将信将疑把家中不听话的孩子一股脑送了过去,没想到个个回来后越来越乖,识字不说,也更加懂事了。

慢慢的书院名气在当地大了起来,虽然没有中过状元,但秀才举人层出不穷,不少有些财力的外乡人把自家子弟送来学习。再后来学院便发起了灵秋之礼,声势浩大,一时带动当地人文经济发展,加上墨山仙人下山来此饮桂花酒的传说,一时村子也兴旺起来。

现如今书院由自愿留下的弟子教学,那位圣贤只有每年灵秋之礼时露一下面。所以前来比拼学问的学子有不少,前来瞻仰圣贤风采的人也有不少!

灵秋之礼分为三轮,第一轮是命题作业,学子分批上台,每人拿到的命题不尽相同,一炷香时间内答题交卷,接着换下一批上台。成绩三日后公布,只取前五十名参与第二轮。

无论胜负与否,只要进入前五十,那么获得前来观礼的世家大族青睐,成为门客,获得举荐的机会便会大大增加。就算不参加科举,也算有条路可走。

陶然与韩泉一个排在十一号一个排在二百三十七号。台上一次只可容纳一百人,两人便不在同一场。韩泉拍了拍陶然的肩膀:“你一定可以的!”陶然害羞的笑了笑,轻轻的嗯了一声,吸了口气便上台了。一炷香的时间过得比较快,台上安静无比,考试官发了卷子,每个人便对着那张纸思索起来。半响还无人下笔,台下便躁动起来。

有人议论纷纷:“今年这题是否比往年难些?怎么还无人动笔!”

另一人道:“怕是台上的人有问题吧,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渐渐地便吵嚷起来。考官是个看上去就严厉的小青年,他用戒尺敲了敲桌子:“安静!”台下都是即将考试的考生,谁也不愿意此刻被请出去,一时只敢暗自在心里揣测。如此过了两场,韩泉见到有人唉声叹气的下来,也有人看似胜券在握,脸上藏不住喜悦之情。等到他上台,一看那卷子上的题目,居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喝过桂花酒否?滋味如何?可否为此赋诗一首?”

这出题的老师莫不是个酒鬼?

韩泉略一思索,提笔便答。

“碧玉琼浆撞空响,倦客三更爱残阳。

冷月朦胧故人来,桂花香里梦一场。”

等到一气呵成答完,韩泉便下了台,高高兴兴的回了酒楼。小雅和众人摆了一大桌子菜,就等着他。

上一篇:清穿之计划书 下一篇:恶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