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子的奋斗(173)+番外

作者: 木瓜乙 阅读记录

李喻此时已经不担心这些人找不到事情做了,如今码头已经建成,之前早就开始造好的大船也就等着启航了,他让肃王找了些靠得住的船员工水手送过来,前两日终于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李喻入乡随俗,找人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就准备码头开张试水了。

这件事情可是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不仅仅是莒平县的商贾富户关注,就连外地的商贾也都纷纷赶了过来,就等着码头一开,船只下水的那一天。要知道,水路一通,可是方便快捷多了,他们都盼着这一天早些到来。

七月初七,宜开市远行,黄道吉日,百无禁忌。

莒平县嘉江码头上,站满了人,莒平县的百姓远远的看热闹,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像今日这样的场面,所以一大早就来了。

缙绅富户们也都来了,一个个红光满面,喜笑颜开,当然了,莒平县第一大家的家主赵温鸣也过来了。

几年过去了,他的样貌和三年前根本没什么变化,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的精神状态甚至比三年前更好,那些缙绅富户见到他,也都各自套着近乎,赵温鸣笑眯眯的一个个打着招呼。

站定后,他看到眼前码头的情景,心中不由百感交集,这个李大人不简单啊,才短短的几年时间,这莒平县就已经变成了他都不太认识的地方了,他还记得当年,李喻初来莒平县的情形,那个时候他信誓旦旦说什么来着?五年规划?在一穷二白的莒平县提出来,他们都还以为这是异想天开呢,后来……哎!确是他们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了。

码头边上停靠这着一艘大船,这船是真大,而且造型什么的恢弘大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船不简单啊。

身边的人也都在议论纷纷,这艘船是李大人主持造出来的,肯定有过人之处,只是他们不甚了解罢了,说不得,等李大人来了,一定让他说道说道这艘船的非凡之处。

“哎!李大人来了,李大人来了!”在场的人有眼尖的,见到穿着官袍的李喻远远的过来,就高声喊了出来。

所有人都惊动了,赵温鸣当先一步迎了出去。

“李大人!”赵温鸣当先拱手行礼。他身后跟着的人也都行礼问好。

李喻哈哈笑了,伸手虚扶,“没想到赵老也来了。”说完又朝着众人简单回了一礼。“大家也都给李某面子,早早就到了,辛苦诸位了。”

众人笑着说客套话,如今谁都不敢小瞧了李喻,他说出的话哪一样没有实现?糖霜买卖已经做到了全国各地,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糖霜的收益,他们只是沾了一点甜头就已经受益良多了。许多外地的商贾都慕名来到莒平县,给莒平县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他说治水患,今年发大水到处都受了灾,可他们莒平县硬生生给挺过去了,大水没有淹没一分良田。他说的兴建码头,让大家更加便利的进行商贩贸易,而码头摆在了他们的眼前。

而他所说的组建商队海外行商,或三年,或五年,已经提上了日程,大家都开始期待上了。

总而言之,李喻的话他们坚信,李喻的提议他们也坚决拥护,李喻的决定都是对的,谁敢反驳,乱棍打出去。他们还得跟在李大人后面喝点肉汤呢。

众人又跟着李喻后面返回来,一路李喻跟众人闲话了几句家常。

等吉时一到,李喻便到了码头上的祭台上,供桌上摆着三牲,他躬身上了三柱香,然后又照规矩念了一篇祭文,他虽然不相信这些,可还得照流程走一遍,也是为了安定民心。

新船早就停在码头上了,好几十米长的大船,船身上栓了大红绸子,以李喻后世的眼光看起来,它在李喻的眼中并不算很大,却算是当今之世上比较大型的船只了,而且这船还融入了李喻提出来的更先进的船只构造,在这个时代,算是佼佼者了吧。

等李喻念完祭文,船上的船工吆喝一声,船便开始升起船帆,借着风势缓缓驶离了码头。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俱都欢呼起来,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是他们也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将来会有更多的船只进进出出这个码头,这将给他们带来更加好的生活条件。

他们一开始也不懂这些,可是随着外地的商人来到莒平县,带来了很多别的地方才有的稀奇玩意儿,然后又将莒平县产出的东西让他们收购了带出去贩卖,很多东西在这里根本不值钱,可卖给这些商贩之后却能有一大笔进项,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原来不用只靠着田地就能挣到银钱啊。

有了这点认知,他们又得到了实惠,人们自然是希望来到莒平县的人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