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女帝传(187)+番外

作者: 皇客 阅读记录

御阶之下,卫介偷偷看着前边站着的杜饪,见他一动不动没有什么示意,无奈叹了口气,转身便出了队列。

“禀陛下,汴州府尹上书,七日前祥符县境内黄河决口,造成周边几镇水灾。臣担忧何南道还会遭旱,为以防不测,臣请求陛下下发赈灾银两和粮食救灾。”卫介躬身施礼。

殿内百官愣然的目光瞬间投向殿中的卫介,

须臾,又才小声议论起来,有人担忧,有人偷偷看着卫介,脸上幸灾乐祸,还有人一脸平静。

皇帝右手食指轻轻在龙椅扶手上敲打着,越来越快。

良久,殿内安静下来,德化帝食指骤然停下,不耐烦挥了挥手,“既然如此,卫卿将奏疏呈上来吧。”

“臣遵旨,”

卫介应道,躬身走到阶下,将昨日杜饪给他的另一封未启封的奏折递过去。

刘段上前接过,目光微沉,扫了他一眼,转身呈给德化帝。

皇帝很快将奏折阅完,冷凝的神情稍松。

皇帝抬眼看向卫介,“既然是这点小事,朕下拨十五万银两,卫卿以为如何”

十五万,怕不是出了京城就只剩十五了。

卫介硬着头皮再度开口,“陛下,何南道等地乃我朝北方粮食的重要产地,此次虽然水灾被很快控制,但是水灾未完全消退,臣担心救灾太过草率,灾区民生生产恢复较慢。”

这算是要钱了,德化帝寒眼望着卫介,心中有了怒火。

德化帝右手轻轻抚摸着龙椅上金黄磨砂的雕刻,一字一顿的说道,“那卫卿以为拨多少赈灾银两和粮食比较合适”

皇帝在极力压制心中的烦躁,声音慢而轻,却让人心里不寒而栗。

卫介是心中有苦说不出,这件事情他是必须要解决的,“陛下,臣以为拨五十万两银子赈灾合适,若是有必要,也可从别处收集万担粮食发往。”

碰——

德化帝猛地将手拍在龙椅上,“卫介你好大的胆子。”

卫介心中一寒,连忙跪倒在地,浑身战战巍巍,承受着德化帝滔天的怒火,不敢说话。

德化帝猛然起身,指着卫介怒火冲天,“五十万两,五十万两!如此小灾,你跟朕糊弄五十万两,你莫非当朕是傻子不成怕是朕要一半下拨在你卫介卫府才对!”

这高帽子直接安上去,卫介完全承受不起,见皇帝说完,他急忙解释:

“陛……陛下,臣绝无此意,臣精心计算过,这五十万两白银除了赈灾安民之外,还有修缮黄河河道用的。此外,万一是以后干旱,还得未雨绸缪,如今南方地区还有一些地方处于战乱,北方是万万不能乱的啊,请陛下明查!”

此时卫介额头上是虚汗直冒,躬身,头紧紧挨着殿下的地板。

德化帝又坐了龙椅上,冷眼看着卫介的一举一动。

半晌,德化帝冷冷开口,“朕只许你拨二十五万两,多一分都没有,你要还不够,自己掏家底垫。”

遂拂袖而去。

刘段瞧着皇帝出了大殿,扫了一眼跪地的卫介,长喝道一声。

“退——朝——”

淡淡看着依旧跪倒在地的卫介,刘段嘴角嗤笑出声,“鸡毛蒜皮的小事,卫大人开口就逼着陛下要五十万两,还真是关心天下苍生呢,杂家可是佩服可死了。”

等刘段离开,卫介终于慢悠悠起身,一步一步,不管其他同僚或惊疑或嘲讽的目光,头也不回的出了大殿。

管钱袋子,它最吃香,也最操心。——古今

第134章 出城之行

依旧是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一天。

秦箐闲来无事,带着两个护卫出了魏州城,顺手跟着的自然有秦素这个小丫头。

她有一些日子没出城了,心底是闷坏了,亦比较好奇魏州城外的水灾怎么样了。

今日天气不错,是正好可以出走走,也好当是出去散心了。

秦箐出城的时候,魏州城外一些空地已经是有些零星的灾民聚集。也不知是黄河南边来的,还是魏州本地遭灾的灾民。

魏州城外大概十里地,农田边上有一条泥泞不堪的道路。

清风习习,田垄上刚长出的青草微微摇曳。

农田的粟米幼苗已经是被暴雨冲毁完全,很多农人忙碌在田间补栽谷苗,脸上写尽酸楚与无奈。

经过大雨冲刷之后,道路上坑坑洼洼,浑杂的水坑随处可见,人都显得极其难走,更别提车马了。

而此时,秦箐无比郁闷的背着秦素,脚踩着路边比较干燥的地方,艰难地一步步往前走着。

心底阵阵哀叹,四肢健全的女孩出行步步离不开大姐的后背,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后面跟着赵新和黄辰在几步远处跟着,看着眼前一幕,很努力憋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