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汉昭宣·询君意(二十四史系列)(18)

他拍了拍病已的肩膀,替他将挤乱的衣襟整理端正,这孩子现在的身高已经接近六尺,模样也越长越有当年太子的轮廓了。

那拨人已经打得群起激动,有劝架的,有起哄的,乱作一团。许广汉趁机跑了过来:“张令,是非之地,还是走远些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所指的只是殴斗之事,可张贺联想到的却是人群所围的真正核心,他将头扭转过去,望着不远处那两座高耸的阙楼,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

聚众围观是一回事,聚众闹事又是另一回事,京兆尹隽不疑接获报告匆匆赶来,将斗殴的相关人等尽数抓捕后,围观的人群才稍稍有了点秩序,而这时张贺等人已经挪到了外围,远离了北门。

隽不疑做事雷厉风行,不仅下令将斗殴者抓捕,更是下令将北门下的黄衣男子一并逮捕收监。兵卫们见王莽及诸多二千石官吏伴在黄衣男子左右,不由踯躅上前,迟迟不敢动手。

隽不疑严令捉拿,官吏中有人劝道:“是非尚未可知,还是再等等吧。”

隽不疑厉声道:“诸君何必畏惧卫太子呢?春秋时卫国太子蒯聩违抗父亲卫灵公而逃亡晋国,卫灵公死后,蒯聩之子辄即位,蒯聩请求从晋国返回,辄为维护先王意愿而拒绝。《春秋》一书中孔子称赞了辄的做法,如今我们这一位卫太子亦是得罪了先帝,逃亡在外没有接受处决,他今日来诣,仍是带罪之身,自当下狱。”

这番说词,引经据典,义正严辞,众人皆信服。于是兵卫将黄衣男子用绳索捆缚,押送诏狱。

王莽微笑以对,向隽不疑略一拱手作揖,随后率兵卫将围观百姓驱散,百姓见热闹散尽,官兵相逐,也就各自回家,慢慢散去。

张贺站在作室门前,远远见人群散去,叹了口气,对刘病已说:“去准备准备,赶紧到先生家去。”

刘病已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许广汉将停在墙跟下的牛车赶了出来,病已爬上车,忽然转头问道:“张公,他们都说那人是我的祖父,你觉得是真是假?”

张贺只觉得后背腰椎一阵接一阵的隐隐作痛,这种痛觉向他四肢百骸扩散,仿佛要将他所有的感观都鲸吞掉一般。他额上冷汗涔涔,颤声回答:“卫太子早在九年前便已在湖县泉鸠里自缢身亡,今日阙下之人绝非你的祖父。”

许广汉低下头去,刘病已却是对张贺深信不疑,展颜笑道:“那厮也忒大胆,居然敢冒认我祖父。”

张贺强颜欢笑,趁刘病已在车上蹦跳玩乐时,将许广汉拽到一旁,小声叮嘱:“到学里,切记提醒澓中翁别和病已多讲这事。”

许广汉应道:“我明白。”瞥了眼蹲在车上试图伸手拉扯牛尾巴的刘病已,眼中满是浓浓的怜惜。

◇◆◇◇◆◇◇◆◇

数日后,朝廷在北门下张贴榜文,昭告天下,称前几日出现的黄衣男子已查明身份,原是阳夏人氏,家住湖县,以卜筮为生,因相貌与已故卫太子相似,为求富贵,是以上京冒名。现廷尉已查明身份,该男子诬罔不道,判腰斩于东市。

榜文上未提及那男子的姓名,民间倒有两种传言,有说他姓方名成遂,又有说他姓张名延年。腰斩那日,围观东市门前的百姓更甚那日在北门前,为预防再有拥堵、殴斗等意外发生,右将军王莽亲率卫队现场监督,维护秩序,配合廷尉监斩。

而张贺则以腰伤难忍为由请求休沐,出宫回家后,他关上房门,独自一人在房中不吃不喝的待了一整天。

询君意 昭帝篇 第三章 时不利兮骓不逝 安世

章节字数:3078 更新时间:09-02-07 17:54

假卫太子事件并没有对刘病已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他一如既往的往返于北焕里、尚冠里、未央宫三地,风雨无阻。时光匆匆,转眼已是辛丑年,这一年刘病已十二岁,澓中翁向张贺提出自己已倾囊相授《诗经》大义,刘病已与张彭祖二人应尽早寻觅良师,继续学业。

澓中翁虽指出刘病已喜好玩乐,性情淘气,但于学业而言,却仍是对其称赞有加,而对张彭祖的评价却是含糊其辞,寥寥数语。张贺心知肚明,彭祖虽是他的侄子,他却反为刘病已超越自己侄子的优秀感到喜悦,他心里高兴,对其他同僚说起时,也常常忍不住拿这两个孩子作比,非常明显的偏袒病已,赞许甚多。

这一年一开春便喜事连连,张贺的弟弟张安世由光禄大夫擢升为光禄勋,位列九卿。光禄勋虽是外朝官秩,但因为其下属所领郎卫、羽林、期门,无不关系着宫掖门户,所以光禄勋官署也安置在未央宫内。张安世入宫领差,值宿宫内,逢休沐才可归家,这样一来虽与家人疏远,倒反而接近了朝廷的政权中心。

以承明殿为主殿的中朝官署位于未央宫西宫门以东,距离少府官署两百来丈,虽然张氏兄弟同在宫中,但因为二人所领职务内外有别,所以碰见的机会并不多。

“公子!三公子!”婢女压低声拍门,张彭祖只是不理,他把被子往头上一蒙,继续呼呼大睡。门外的奴婢急得没法,眼看时辰不等人,只好硬着头皮喊,“三公子,主公昨夜可是回家了,你仔细今天问你功课。”

扑通一声巨响,张彭祖从床上摔了下来,狼狈的蹬干被子,然后爬起来神情慌张的开门:“怎么不早说?快快,洗漱穿衣!”

奴婢们见他吓得脸色都白了,倒有些于心不忍起来,其中一人很小声的提醒:“三公子莫急,今天主公请了掖庭令公来……”

“伯父?伯父要来?”刚才还吓得灰败的脸色突然惊喜的阴转多云。

“已经来了,正在二堂上和主公叙话。”

他嘴角抽动了两下,长长的松了口气。婢女伺候他梳洗完毕,他朝食也顾不得吃,一个人急匆匆的往二堂赶,堂外站着两名家仆,其中一个是张贺带来的,见到张彭祖时都笑着喊了声:“三公子。”张彭祖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声张,然后进了门。

堂上两位长者对席而坐,张贺面东,张安世面西,静悄悄的只听到院落里鸟雀的唧喳声。他探了探头,估算父亲与大伯没一个时辰不会走出二堂,于是放下心来,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正因为这三个字,他跨出去的脚最终又收了回来。

“……以后还是别提为好。”张安世的表情淡淡的,他岁数比张贺小,但须发半白,脸上皮肤褶皱,面相竟是比张贺还要显老。

张贺嘴唇翕动,几次想张嘴却又重新把话咽下,他呼出的气息不紊,显然正在强自压抑胸中的愤懑。

张安世不为所动,仍是不卑不亢的继续:“并非是要指责大哥什么,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汉室君主在上,同样年少英才,实不宜再在他人面前称颂曾孙,这点利害关系想必大哥也明白。大哥喜欢那孩子出于真心,然……他毕竟是卫党遗孤……”

张贺胸膛起伏,右手抬起,颤抖的摆了摆:“罢罢罢,你向来谨言慎行,眼光独到,但愿你这回押对了注,没有站错位置,跟错人……我年迈昏庸,独子亦殇,我只把病已当成自己的孩子般疼爱,如今他孤苦一人,姓甚,叫甚,身上流淌着何人的血液又能与旁人何干?朝堂上的事我不懂,也不想让他懂,我唯一的心愿就是看着他无忧无虑的长大成人,莫说你,便是陛下,与他又有何干?”

“大哥!”张安世很少见张贺情绪激动,知道这回兄长是动了真怒,向来擅长察言观色的他在愤慨的兄长面前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你难道真是心怀陛下而容不得我夸赞病已吗?”

面对咄咄的质问,张安世面色不豫,却始终碍着兄长的颜面,不敢顶嘴。

张贺冷冷一笑:“你是我兄弟,有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张氏一族以你兴,但愿将来也不要以你败才好。你心中既然已有计算,我这个做大哥自然也不好做你的绊脚石。你且放心,我一个小小的阉臣带着一个卫氏遗孤绝不会对任何人产生不良影响。两年前我都能忍气缄默,眼下如何会不懂这层道理?”他重重喘了口气,语气已不再想起初那般生硬,“其实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一个无足轻重的刘病已,只是你多心罢了。”

张安世苦笑:“的确,但……小心些总是好的。”

张安世的谨小慎微是出了名的,他自小记忆力过人,所以先帝在时便破格重用他为尚书令,他与霍光同在先帝跟前为官,这两人的脾性在某种程度上倒是出奇的一致。

张贺微微摇头,说到人品操守,先帝其实更看重前车骑将军金日磾,只可惜金日磾乃是匈奴人,先帝托孤时考虑到以一个外国人为首辅,只怕国人不服,所以首辅之责落在了霍光头上。以霍光为首,金日磾为副,再加一个上官桀,三足牵制,倒也可保相安无事。然后在三个中朝官为辅臣基础上,再安置上一个外朝御史大夫桑弘羊,如此安排,当时真可算得上完美。只是先帝纵有奇才,帝王术绝然超群,也终不会料到金日磾的天寿如此之短,竟会在他驾崩后一年多便跟着他一块去了。

天子未及成年,朝政之事仍由辅臣决断,上官桀与霍光乃是姻亲,两人把持朝政多年,皇帝如同虚设。只是……金日磾的死固然打破了先帝的完美布局,也同样把这对亲家推向了权利的巅峰,这是个必然的结果,一山容不得二虎,金日磾在时他们是姻亲,金日磾不在了,他们便只是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