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男装(272)

司徒越到了大殿,三呼万岁之后坐定,丹陛之下侍卫展开白凌。“......今日殿试之题目:往西山,寻一妇人,索一梅花簪,可结成团伙,不可借助外人。以日落为期限,落日之时,在午门前集合。......”

读完,也不管殿上学子反应,从一个匣子里拿出一张纸,纸上内容为陈情表,上面有梅花印记。侍卫捧着给诸位学子看了一眼,合上匣子,殿外一声鼓响,计时开始。

与此同时,传令兵出动,在京中各处宣布殿试考题,鼓动大家带上梅花簪去西山围观。有那好事的,有钱有闲的,甚至是一些普通百姓,纷纷回去拿出自家的梅花簪子结伴去了西山。

宫中离着西山还很遥远,学子们在宫门前还要登记造册,何人与何人结成团伙,侍卫拿笔记了下来,并且按照团伙人数布置人马跟随。众人步行出了内城,引得街道两边无数百姓围观跟随,个个头上插着一支梅花簪......有学子当场哭了出来。

今日的京城比过年都让人开心,这简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稀罕事,窑姐们更是装作妇人摆弄着头上的梅花簪,有金银的,有玉石彩宝的,还有人临时用花布扎出来的,更有人用红纸剪了一朵梅花粘在一支细细的木棍上,装作梅花簪......

等到日头升到正中,有小贩推着独轮车各处叫卖,举家出游的找地方吃了午饭,富贵人家有厨子相随,就连乞丐,在路上也能讨到东西吃,学子们又累又渴又饿,就是后面的军汉们还带着干粮骑在马上边吃边盯着他们,他们就是想要干些什么都没个自由......

上皇不出意外的跟着瞧热闹去了,他年纪大了,能这么有活力司徒越当然不拦着。上皇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他还带上了儿子孙子们,乌央乌央的一群人,前后车马如水如龙,占了好地方俯视着没头苍蝇一样的学子们。此时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凉亭里面,父子举杯,远处宫女弹奏的乐器声远远传来,难得的享受着天伦欢愉。

“这......父皇,怎么皇帝出的题目没头没脑的,找什么妇人,为何索一梅花簪?这群书生该怎么去做......没说明白啊。”

“前几日,有个诰命的孙子和人打架,出了事,被拿下大狱,她丈夫和儿子早亡,但是诰命还在,就上书给了朝廷,请求宽和,不是什么大事,君明就立即让这个年老的老妇人配合,看谁能把这件事捋顺了找到这个老妇人,得了信任,收下凭证梅花簪去金殿替她陈情。侍卫把陈情表给他们看了一眼,能不能看一眼陈情表然后分析出来就是给他们的第一题,到了西山,观察到蛛丝马迹从而找到人就是第二题,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得到老妇人信任就是第三题。拿到凭证后如何快速的回到京中复命就是第四题。君明是要看一个人的言行来估摸着人品和办事的本事,也正好让京中百姓看一场大戏。”

诸王纷纷点头,在上皇跟前个个露出佩服的神色,不约而同的在心里评价司徒越“这小子的花花心思真多。”

司徒越没跟着去凑这份热闹,她照常吃了午饭,对着赵皇后带来的白菜豆腐吃的十分痛快,末了还夸奖了一番。午饭后围着崇政殿散了一会步,把住在宫里的几个小家伙的作业看了一遍,然后把兵部的人喊来,就水师的战船说了半天,最后让匠作监把战船的模型拿出来,放在池子里试了试。

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司徒越看着天色,登上宫墙,看着午门前面远远的围着无数的百姓,司徒越驾临了宫墙之上,下面的百姓还兴高采烈的请安,整个现场的气氛十分高涨。

到了傍晚,落日的余晖照耀着古老的宫墙,午门前面的人越来越多,侍卫们点上火把,司徒越周围的太监们捧着宫灯,红色的登纱透出红色的灯光来。御膳房的大厨们端出来几大锅的肉汤,那些跋涉了很久的学子们回来了,大厨们一人给他们乘了一碗肉汤。跟着他们的人马立即把个人的表现当着全场百姓和当值百官读了出来。由皇帝衡量他们的表现,并加以评分。

最后没有一个人找到需要找的那个妇人,也就是没有人能索要到梅花簪。

因为每个人的言行举止被记录下来,司徒越凭此能分析出来谁的性格外向一些,什么人做事光明,又有谁的心思更多一些。

时间太晚,周围的百姓也没人离开,司徒越知道这是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是行事不公,自然惹人非议。

“殿试虽不在大殿上,但是,三甲是靠殿试排名的。遍观今日各位表现,朕以为,状元榜眼探花无人能做。故,今日,只有从二甲开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