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蒲草有生(130)

作者: 小草本心 阅读记录

那虎头虎脑的青年,虽看上去是直脾气。

但此时,他听完幸存者的答复,只是点头坐下,并不说话。

他低垂的眼睑,流露出的都是满眼不信的神情。

碎石泥沙

当天下午,青年们共同讨论今日的收获。

不少大梁青年纷纷表示,在聆听受害者证言时,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句句肺腑之言听得年轻学子潸然泪下,戏说里叱咤风云的战场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这些在书本中都是一笔带过的战情,却不曾想,竟给一个个家庭带来的如此惨痛的代价。

就在众人面容戚戚,尚沉浸在幸存者所描述的山谷惨状时。突然一名大虞青年出声发言,道:

“早上那位幸存者的证言确实令人痛心。但是,这与我在大虞所了解的情况似是有一些出入。据我所知,这些过山谷的是京师物资护送队,而非平民。因此,此战实际上已算作是两军军事对垒。但上午这一讲,我才知道原来当时竟有平民,这些确实是我之前并不了解的。”

他的一番话引得双方青年都面面相觑,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韩见之惊奇之余,立刻出来调解说:

“双方所获悉的信息有所出入,这可能确实事实。这也就是我们希望举办此次青年交流的初衷,通过交流,我们才能了解他人与自己不同的经历,甚至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正因有了真正的了解,才能谈及理解乃至包容。”

这名发言的大虞青年,正是上午提问的那名长相虎头虎脑的青年。

他显然对于此战十分了解。韩见之圆场后,不禁对他另眼相看。

秉诺再仔细观察他的表情,突然想到了。这名青年与大虞雷师主帅王向简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秉诺心惊,算算年纪也正好,这人莫不是王向的儿子。

秉诺立刻偷偷向韩侍郎打听这名青年的名字,王茂渊。姓也对上了,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秉诺忙偷偷和韩侍郎禀报此时,韩见之闻言也甚至惊奇。

王向当年率残兵被京师围攻,身中数箭,惨死大梁。至此,大虞响当当的雷师才算是彻底全军覆没。

这些大梁所有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如今,王向之子随队来参加青年交流。

杀父之仇这才过去了几年,王茂渊此行的意图为何?

韩见之立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他悄声叮嘱秉诺,要他自此以后,时刻紧盯王茂渊的动向。一有情况,马上汇报。

由于第二天的安排,是前往临州百姓遇袭的山谷实地参观。需一早出发。因此当天用过晚膳,大家便提早就寝歇息。

幸而他们所在的学堂,距离山谷路途并不遥远,只消早些出发晚些回,一天的时间也是够的。

第二日清晨,近百名青年分乘十五辆马车,悉数抵达山谷。

这是遇袭之后,秉诺第一次重回这里。

不见昔日的林荫茂林,听不到蝉鸣鸟叫。远远望去,便见光秃秃的山谷,被烧得黝黑。虽已清理过,但是巨大的滚石,烧透的焦木四处散落。毫无生气,一片寂寥。

一如那日参观临州老城,满目疮痍。

听幸存者的讲述,已是能想象出遇袭后山谷的惨状。但是实地参观的感触更深。山谷幽深,两旁石壁陡峭,拔地而起,上顶云天,令人望而生畏。真正踏入山谷,青年们才置身处地地理解了那被乱石砸、被火烧的绝望心情。

大家从山谷入口处,走到山谷出口。也就是不足半个时辰的路,却是多少人永远无法走出的炼狱,在这里终结了生命。

由于幸存者的证言已提前做了铺垫,因此实地考察后,青年们如深入其境一般,切身感受到那绝望和战争的惨烈。

大家出了山谷后,韩见之就地让青年们分小组,讨论感受与思考。

连续沉默两天的大虞青年,此时再也忍不住了。

尽管是敌国,尽管两军上战场对垒,但这些青年毕竟都还是大孩子,从小到大都不曾见过如此惨烈的场景。

其中,有一名大虞青年分享说:

“不得不承认,这两日的交流颠覆了我之前的许多观念。我们在大虞,见过负伤的战士、被侵略的城池,这些我们都见过。但是,在我印象中,大梁是战胜国,夺我大虞城池若干。所以我以为战争于你们而言是件好事。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我亲眼见到敌国的百姓为战争所害的惨状。这令我感到无比震撼。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为何战争对两方百姓都会带来伤害?既然如此为何要发动战争?”

此言一出,不少大梁青年眼眶湿润,纷纷表示赞同。其中一名大梁青年说: